返回第五十一章 临终问策(第2/3页)  狩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三,以前最调皮,最不成器的就是你,想不到现在最稳重的也是你。”

    高从让排行第三,他连忙躬身道:“要不就白活这么多年,我都快六十岁了。”

    “孟文也快四十岁了,你哭什么,人总有一死,人生七十古来稀,我都活了八十一岁了,该死了。老而不死是为贼,我不想为贼。”

    “老大人知遇之恩,扶持之意,不敢忘。”

    孙光宪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梁震磕头。

    孙光宪二十五岁,在陵州当判官,是梁震发现了他,并把他推荐给了武信王,才有了今天。

    “你也不小了,孙子孙女都好几个,还做儿女态,不怕人笑话。”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结婚早的缘故,王婉容十四岁,王怀义就怕她嫁不出去了,一般十五六岁的女孩子都已经抱着孩子。所以孙光宪不过四十九岁,最大的孙女孙慧已经七岁了。

    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年龄都很短,五十来岁就死去的人占绝大多数。盛唐的时候,这个年纪开会稍微大一些,但是也不过六十岁。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俗语。梁震确实算是高寿的了。

    “老大人,您有什么吩咐。”高从让低声问,他知道梁震时间不多了,所以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儿女私情上面。

    梁震笑道:“我只想看看你们,看看继冲,保融和敏儿就不要打扰他们。等我死了他们回来在我的坟前烧一些纸钱就行了。继冲,听说你们印了仙书,带了没有?”

    王婉蓉连忙道:“老大人,小公子还没睡醒就被我抱过来了,所以他没带。我倒是带了一本,不过是曲谱,是新印刷的。”王婉蓉把一本白净如玉的书递给梁震。

    梁震接过书:“好纸啊,不知道这种书百姓是否买得起。”

    “现在怕是不行,但是过些日子就可以了。”高继冲道。

    梁震点头:“印书,办蒙学,这是好事,不要荒废了。”

    梁震抬头看着高从让和孙光宪,这两个人还站着,梁震并没有让他们做,却让高继冲坐了。王婉容很自然地站在了高继冲的身后。封氏已经退到一边去了。

    “立国,人为本。这些年你们应该知道了。武信王从北方来,马步水三军裕万,百姓却不足两万户。两户要养一兵。武信王不得已劫掠为计,兵强然不可持久。久之则衰。文献王向各国称臣,养民也。今人口已经过五万户。荆南到现在仍然是你们这些老人撑着,就因为人口少,人才也少。武信王和文献王立国艰难,没有时间教化。”

    “老大人,如今主上削世家豪族土司寺院,将奴婢仆人僧人还籍,令婚配,以丁分田,初步算下来恐怕已经要超过七万户了。”孙光宪连忙道。

    “好好。”梁震道。“保融,常人之资,但是好在踏实,可以做守成之主。有敏儿在,保融不会有事。我担心的是敏儿,敏儿从小没有受过委屈,保融对她宠爱有加,所以她容不下保融身边有其他人。可以同患难,但是未必能够同富贵。如果敏儿一走,保融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很难预料。”

    高从让和孙光宪都沉默不语,因为这也是他们担心的。

    “敏儿性格外柔内刚,所以到时候还请两位多多维护。冲儿,你到时候,要多规劝你爹娘。”

    “外公,我知道的。爹不会欺负我娘的。”高继冲使劲点头。

    “主上如今所行之策,对北汉颇为依重。南平未来该如何走?”孙光宪问。

    “不管如何走,荆南不能留。”

    “主上意于击契丹,契丹之强,荆南之弱,恐不能胜任。”

    “所以必背依中国,不管今后中国谁为主,必厚结之。”

    “主上不可为中国之主吗?”

    “百世之功必累世积之,如今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