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利益与保留(第2/2页)  狩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烧掉,不如用芦苇造纸。方法和龙兴寺相似,只不过一个用熟料,一个用生料而已。北方淮河和黄河的芦苇也不少。做这些事,总可以让百姓有口饭吃。”

    李谷点头道:“这个倒是真的。”

    拓跋恒道:“监利和公安多芦苇,但是造那么多纸,也用不完。最后纸张太便宜,也无利可图。”

    “你们可以做成中间的产品,比如干纸浆,把商船造得大一些,然后从海路运给我。只要价格我能够承受得起,我也是要的。”高继冲道。

    李谷咳嗽了一下:“这商船造得再大,千里迢迢,也不容易。如果直道修好,能够在荆襄、南阳这些地方销售那是最好。河北民疲,百业凋零,王爷还是要支持一下。”

    李谷说的是黄河两岸,那边的产品如果能够沿河而下,确实能够养活不少人。

    拓跋恒不高心,但是也没说什么。

    印书局,尚衣局,膳食坊这是在江陵保留的产业。冶炼和制造会逐渐在江陵消失。但是也有发展的产业,那就是养殖业和制革业,制鞋业。舍人院不仅在江陵城,在江陵县也购买了大量的土地,雇佣了农人进行养殖。

    这些都是从周边跑过来的农人。

    原有的居民,江陵城也不过两三万人,后来陆续增加到了五六万人,一次搬迁到襄州,走了一万多人,现在高继冲又带走了一万多人。

    人口的流动非常大。蒙学最早的一批孩子几乎走光了,舍人院为此被查了一个底朝天,并迫使舰队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管理。只是效果是好的,高继冲看在高从让的面子上,才不予追究。但是舍人院已经不能再参与舰队人员安排的事情了。李谷对冶炼和制造也不感兴趣,因为他认为那太奢侈。所以比较重视对农业有促进作用的产业。

    这次来的人,除了工部,还有司天监的人,他们认为采矿业必须有宫里直管,因为怕动了关系到王朝兴衰的龙脉。这对铜铁和石炭业是极大的压制。奚常在襄州,郢州做的一些收购现在就起到了作用。因为皇帝要开采,也摆脱不了那些世家和本土势力。不过是向宫里给一点利钱而已。这些家族会自己搞定。(未完待续)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