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出帝身后事(第1/2页)  狩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郭威到辽东的消息让辽国大为震惊,被认为是大汉第一次对辽国采取一种攻击的态势。由于东丹国已经丢失了大半,虽然现在夺回了一些,但是与高丽彻底断绝了联系。从陆路走还有可能,从海上就彻底绝了希望。

    从高丽传回来的消息是,因为各部族在与渤海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高丽王王昭一时之间,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弥补。各部族甚至以另立新王来要挟王昭。而王昭则听从了皇甫德的建议,动用军队对这些大姓连拉带打,很快就稳定了局面。

    不过皇甫德却到了风口浪尖上,多次被人弹劾,说皇甫德勾结渤海王,陷这些大姓于不利之地,导致渤海王对这些大姓肆意屠杀,是国贼。

    可是王昭保他啊,因为他成功地打压了高丽大姓的势力,间接地巩固了王昭的地位,这足以抵消战败的罪责。

    现在王昭正在鸭绿江边构筑新城,并利用这个新城整个国内势力,夹击辽东事不可能了。

    辽东现在是后顾无忧,郭威到了辽东,就意味着辽国随时都可能被夹击。

    至少辽军再想大局南下打谷草是不行了。问题是,黄淮一带暴雨成灾,而辽国上京路和西京路都是大旱,草场远不如往年,而以前用来调剂旱季草场的东丹最重要的辽河平原现在大半处于晋军的控制之下,剩下的一部分虽然在,可是辽军现在组不成成型的防线,没有办法阻挡黑甲军疯狂的袭扰。黑甲军不知道发什么疯,见到辽军就躲,可是见到放牧的部族就杀人抢牛羊。这种追逐战,每天都在上演。

    辽军以前对汉人这么干。现在尝到了黑甲军同样的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的滋味。

    辽军多次运动到了辽河,希望把黑甲军逼回晋军的大本营,但是他们错了。石重贵给黑甲军下的命令是高继冲告诉他的。那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汉人经不起契丹人折腾。但是契丹人更加经不起,他们的经济太单一,而辽阳的汉人不仅会种地,还会放牧,不仅会放牧,还学会了怎么样与契丹人战斗。

    这叫做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现在辽阳的汉人就处于不要命的状态。

    对攻之下。其实谁也攻不远,辽军根本不敢过辽河,因为过了辽河,万一被黑甲军盯上,死拖着,辽军就是死路一条。黑甲军也不会轻易过大凌河。只要不让辽人在这里安心放牧就行了。

    就这样,汉人在大凌河和辽河之间基本上处于游牧状态,但是在辽河以东,基本上处于安定状态,农业和矿业都在恢复。辽阳甚至因为背靠着渤海王。渤海王境内对铁和石炭的需求以及旺盛的贸易而重现了渤海国时期的繁荣。

    只是晋王石重贵现在已经躺下来,只能被人抬着进行作战指挥和安定军心和民心。这时的石重贵已经身不由己,只能听从文臣和部将的安排。宓乐带着小余政一直跟着石重贵。传回来的消息是,这已经不是伤病的问题,而是五脏六腑已经衰竭,药石不进。如果能够回到旅顺养着,也许还能多活几年,但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是石重贵自己不想死,也会被那些大臣和部将给逼死,何况现在石重贵是一心想要一个光荣的死法。

    石重贵已经几次求那些大臣说让他和辽军再打一仗。将军死在战场上,那不算是死。那是光荣。

    可是晋军现在的情况,石重贵确实还不能死。

    汉主允许老宰相冯道到辽阳的消息给了晋军一针强心剂。

    不过晋军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按照石重贵的意思,自己死后,让人马都投奔渤海王。黑甲军,卫建等一帮武将应该是愿意,但是文臣们找到了据说是石重贵的弟弟石重睿,不过这个石重睿居然不被石重贵承认,石重贵说石重睿死在自己的怀中。怎么可能又多出来一个弟弟?

    可是石重睿还真拿出了证据,原来石敬瑭死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