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九章 东都(第2/3页)  大唐杨国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是不是还要酿酒?”

    “不用了。”

    杨云道,“这次我们直接开酿酒工坊,雇佣工人来做活,不需你们出面……以后几年我们应该都会在洛阳生活,不用再远行,就此过上安定的日子。”

    安伦听说要在洛阳安家,非常高兴。

    这一路的辛苦非常让人吃不消,知道要在如此繁华的都市落地生根,安伦跟杨云一样对未来生出许多憧憬……

    ……

    ……

    杨云在洛水南岸的慈惠坊找了家客栈落脚,这里距离沟通洛水南北两岸浮桥和新中桥很近,客栈和酒肆云集,他准备在周围考察一下营商环境,这里距离南市也就隔了个通利坊,算是沟通南北的方便所在。

    杨云在成都时,因为有官府帮忙打点,不需要自己费心,但这回到洛阳就不一样了,一切都要靠自力更生。好在他已有经验,知道要在洛阳开展商业活动,非要找地头蛇领路不可,先摸清地方上黑白两道势力划分,把方方面面的关系打点好再谈做生意的事情。

    入住当天下午,人员和行李都安顿好,杨云特意向客栈伙计打听,得知周边专门负责帮人打点的地头蛇不少。

    洛阳外地来的商贾众多,并不是每家都拥有蜀中刘家的实力,他们在洛阳这样的大都市做买卖,需要“中间人”打点,于是牙子应运而生,这行当也被称之为“算计”。

    “算计”鱼龙混杂,有的人只是跟坊主和集头认识,有的则在府、县衙门有背景,实力不同能做的事也就不同。

    “小当家,看您仪表堂堂,这是准备作何营生?跑腿还是行商运货?亦或者开个食肆客栈?”

    伙计见杨云问题很多,笑眯眯反问几句,目中露出怀疑与不屑之色。

    像杨云这样的客人非常罕见,年岁不大却出远门,身边还带着几个拖油瓶……因杨云说话带着蜀地口音,一打听居然是从几千里外的蜀地来的,问的还是有关做买卖的事情,角度刁钻,俨然是做大买卖的派头,所以活计忍不住出言讥讽。

    杨云不以为忤,掏出五文钱扔到活计手里,道:“此番来洛阳是为投奔亲戚,家道中落,总要做个小本生意维持生计,初来乍到多问几句,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客栈伙计得到赏赐,眉开眼笑,“想在洛阳做买卖可不容易,这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连口泥都吃不上……”说到后来大城市居民的优越感再次展露,揶揄道,“你真当这里遍地是黄金?别人惦记着你兜里那几文钱呢。”

    杨云笑着上楼,吩咐几个女孩一番,然后带着安伦离开客栈,去客栈周围找牙子问询市井情况。

    ……

    ……

    一连两天,杨云都住在客栈,每天进进出出十几趟,有时候甚至直接把牙子带回来谈。

    他不急于做决定,只是装出一副财大气粗又很好骗的样子,以他少年郎的身份和一张纯真无邪的脸,那些牙子都趋之若鹜,很想拿下他这单生意。

    这些牙子口中没几句实话,但把不同的讯息糅合在一起,杨云对于洛阳的人文环境也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杨云意识到,洛阳城的情况要比成都复杂的多,这里权贵太多,掺和大量政治因素,不是有好项目就能赚钱,这里并非遍地黄金,说遍地焦土更契合实际。

    也就在这两天时间里,他打听到杨玄璬的住址,乃是在城北的毓德坊,这里也是洛阳县县治所在。

    知道杨玄璬的住处,杨云不急着去找,他开始规划自己的住所,手头现有的钱财还算充足,但却无法同时满足创业和安家落户、置办产业这两项需求,杨云深知不能坐吃山空的道理,所以只能以“租住处做买卖”为既定方针,开始在洛水两岸的繁华之所寻求好地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