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四三章 证据何在?(第2/3页)  大唐杨国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宫吧。”

    杨云笑道:“我既不是太子一党,也跟太子谋逆之事无关,有何可担心的?你们在家守好家门,谁来都不得开门。”

    说完杨云回房换上一身道袍,这才出门,跟随宫中来人前去皇宫面圣。

    ……

    ……

    夜色朦胧,城内随处可见设卡戒备的官兵和衙差。

    看起来乱成一团,不过真实情况还算不错,马车行驶在坊间街路上,沿途关卡虽多,但百姓几乎都躲在家里,并不见骚乱的迹象。

    杨云一行顺利抵达应天门,只见咸宜公主已先一步到来,此时她正在马车旁候着,好似故意等杨云前来。

    “杨道长,宫里发生大事,你可知晓?”

    咸宜公主主动迎过来,向杨云搭话。

    杨云从咸宜公主自信的神色中,明白今晚大势已定,显然太子带兵入宫中了埋伏,全军覆没,现在武惠妃已然得势。

    杨云故作不解:“何等大事?”

    咸宜公主沉默不言,挥挥手让太监继续带杨云入宫,而她却没有进宫的意思。

    入宫后,杨云马上看到比以往严密数倍的宫禁,到处都有士兵巡逻,皇宫中轴线附近并不见拼杀过的痕迹,太子李瑛此时在何处没人知晓。

    终于到了贞观殿前,内侍进去通报,不多时高力士前来迎接。

    “杨天师,您真敢入宫啊,不怕惠妃娘娘对您不利?”高力士上来这么一说,大概是提醒杨云,武惠妃想把杨云连同太子一起给解决了。

    杨云笑道:“我是奉诏入宫,难道有人敢假传谕旨不成?”

    传话的太监赶紧过来行礼:“小的可不敢随便乱传谕旨。”

    高力士脸上露出复杂难明的神色,随即一摆手将那太监屏退,带着杨云进入贞观殿内。

    此时贞观殿内灯火辉煌,李隆基正坐在胡床上,眉头紧锁,好似被什么事情困扰。此时他整个人脸色难看,精神萎靡,明显他这个皇帝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只是在事后被告知宫里发生变乱,仓促出关。

    “陛下,杨天师来了。”

    高力士恭敬向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抬头看了杨云一眼,叹道:“杨天师,惠妃之前跟朕说,你这边探查到有关大唐储君天相变化,不知可有此事?”

    杨云看了眼高力士,高力士侧开脑袋,明显回避他的目光。

    杨云心想:“若太子真的因带兵入宫之事而被拿下,皇帝未大发雷霆,武惠妃还跟皇帝说什么天相,足以说明皇帝对废太子之事尚心存疑虑……这是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毕竟废太子的行动比历史上早了好几年,此时李隆基头脑还算清明,对李瑛也未完全失望。”

    “回陛下,确有此事。”杨云行礼道。

    李隆基道:“可为何太史局的人没有奏报?且别的修道者,也未对朕有所警示呢?”

    高力士急忙道:“陛下,杨天师的能力,绝非普通修道者可比。”

    杨云马上明白高力士紧张的原因。

    “高力士已深陷其中……若皇帝不处置李瑛,那就说明李隆基对高力士已心存疑虑,不敢再重用,加上高力士无法在储君面前立足,他失宠离宫是早晚的事情。既然高力士已决定要铲除李瑛,就不会在这件事上留有余地。”

    转念又一想:“之前我退出,他们一个个自信无比的样子,以为只要能引李瑛入套,就能把李瑛给废了,殊不知李隆基并不是傻子,明知儿子没有篡位的能力,怎会相信李瑛会带兵入宫谋逆?”

    “杨天师,朕在问你。”李隆基神色严肃,迫切地想杨云描述有关天相之事,以此来决定李瑛的命运。

    杨云道:“回陛下,贫道以师门传下勘探天机的方法,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