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9、辨别的方法(第2/3页)  欢想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时还有导师或老师的身份, 会影响到该国最精英的下一代人。
    人的理念是经历塑造的。
    聘请他们为某部门或机构的顾问给予各种高大上的头衔与好处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观念。
    对付已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份子就算花钱收买最好也要绕个弯子, 人家都是要脸的。
    更好的方法是给他们名然后让他们名利双收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舆论造势、专业领域的奖项与评价推高其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
    这是阳谋但很多人明知是饵也会主动吃下去。在尚无客观标准的人文领域谁不希望自已的成果能得到“国际主流学术界”的首肯呢?
    吸纳他们成为重要学术机构的成员、聘请他们成为重要研究机构的顾问、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其论文而且能受到很高的评价与赞誉。
    有多少人能拒绝?不一门心思往里钻就算有操守了!
    但是这世上的事情只要得到好处就得付出代价。这代价表面上或短时期内好像看不出什么后果有些人也就不去多想其他人也未必能注意。
    你拿了谁的好处就得做出对方所希望的研究成果。你发表的论文、你的学术观点、你的研究结论都得符合对方的要求与利益。
    人与人非亲非故国与国的利益诉求也不一致的情况下哪个国家的情报部门、利益机构会主动送钱、送名誉来赞赏你的才华呢?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还有一种人是无意识的, 他们并没有主动去出卖操守, 坚信自己保持了优秀的学术人格。
    但是在他们诸多的研究中, 总有一些方向会受到国际赞誉获得本国官方以外很多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吹捧。
    他们难免会有一种怀才不遇终得知音之感。
    那么在他们今后学术研究中就会倾向于这个受支持、被赞誉的选题取得一系列能得到支持与赞誉的“成果”。
    最后的也是数量最多的还有第三种人与上述两种情况都不一样他们并没有拿到好处、尚没有被收买。
    要么是看见了这种情况也想效仿、要么是受到了上述两种人影响同样属于被塑造的对象他们也会宣扬同样的学术理念要么带着目的性、要么带着使命感。
    什么是文化输出与意识形态输出?这就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文教、传媒、法律则是其三大经典领域。
    王丰收就是搞情报工作出身的如今仍然是几里国的情报头子他当然清楚情况也明白这种事情有多敏感所以才会开口多问一句。
    聘请国外顶尖大学的高等教育专家当本国政府部门的高级顾问很大概率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自己被渗透了第二就是准备渗透进对方。
    牛以平低下头有些尴尬道:“这种事情近几年可能会引起安全部门的注意吧但这种情况前些年已经太多了所以也不好禁止。
    至于王大使的担忧其实不必给几里国这样的国家政府当顾问与给发达国家的组织机构当顾问情况不同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传播。”
    上述的情况春华大学当然有不少以人文学科为主的平京大学则更严重。虽然从比例上来看这一类专家学者的比例不算很高可是总人数也不少影响更不小。
    牛以平对此是清楚的所以也不好辩驳什么。
    华真行笑着解释道:“其实我请牛老师当政府的教育顾问是想让牛老师负责几里国高校的筹建工作并担任第一所大学的第一位校长。
    将来牛老师就是几里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创者!”
    华真行请牛以平当几里国政府教育顾问给以其很高规格的待遇名利皆有却不是上述的目的牛以平也不是上述哪几种人。
    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该怎么区分呢?方法很简单就看“金主”想让牛以平干什么?
    举个例子假如某米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