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四章:长安乱(第2/4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典,这学而时习之,该怎么理解,如何看待,孔圣人的本意是什么,孔圣人为何要说这样的话。

    孔圣人说这样的话,是否还有其他的目的,这是愤怒,亦或只是单纯的教诲,是批判了什么,又或者是别有深意?

    总而言之,这就是释经。

    且只有大儒才拥有诠释经文的能力。

    毕竟,孔圣人是活在春秋时期的人,他的学说,毕竟专门针对的是他那个时代。

    可是时代在不断的改变,到了今日,若是不进行解释,肯定许多人就无法理解孔圣人学说的原意了。

    正因为这经学的学说,于是便开始诞生了一群世族,因为解释经典,本身就只有大儒才能干的事,寻常人哪怕是你读了书,你也没有资格,掌握了经文解释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儒!

    大儒通过这些,一代代的教导自己的子弟,而子弟们得到了先人们的传授之后,一代代的为官,最终,家族越来越繁茂,通过掌握学问,再到掌握高官显位,从而掌握了土地和部曲,一代代的承袭下来,也促成了经学的传承。

    几乎所有的世族,你若是细细翻阅他们的族谱,就能发现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祖先之中,往往大儒频出,他们以经学来传承家业,一代代下来,这本是简单的孔孟之学,或是一本简单的论语,被他们诠释的密密麻麻,生涩难懂,也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勉强觉得自己能够理解。

    而至于寻常的读书人,哪怕你能通读论语,可也没用,因为你理解能力太低,无法理解论语的高深莫测!

    你父祖又非大儒,无法得到传承,单单只懂论语的粗浅意思,是不够的,只有深刻的理解,才算是真正的学问。

    吴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本就是当世的大儒。而陈留吴氏的经学水平造诣,本来就为人所称道,吴氏经学的传承,来源于东汉末年的郑玄,这郑玄可不是寻常人,乃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哪怕是大唐建立之后,也将这郑玄列入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

    吴氏当初就是郑玄的弟子,此后不断的传承子弟学习这经学,已经历了数十代,家族之中多出大儒,累世为官,在关中很有名望。

    这位吴先生,便是吴氏的嫡系传人,他经常出入学而书铺,秀才们得知这位是吴先生,个个惊为天人。而吴先生自也和秀才们经常议论着经学,偶尔也发一些议论。

    他认为当下的科举,已经违背了当初经学传世的初衷,人们对于儒学的理解,因为功利而变得浅薄,只要粗通四书五经的人,居然也可考取功名。

    这样的议论,居然很合了不少秀才的心思。

    虽然这些秀才们也是通过考试得来的功名,可他们多是世族子弟,其实就算朝廷没有科举,他们也可为官,那为何还一定要走科举这一条路呢?

    不只如此,吴先生对于大学堂,有着很大的敌意,他直接认为大学堂未来会成为天下的祸乱的源头,认为其利益熏心,已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

    这些议论,其实对于世族子弟而言,是非常推崇的。

    世族子弟有自己的家学渊源,只要学习了家学,就可保证自己不失官位。

    可现在好了,出来了一个大学堂,又因为科举而声名鹊起,他们内心深处,是看不起大学堂的秀才的。

    因而,前来学而书铺里听吴先生讲课的读书人越来越多,最盛时,居然高达了千人!

    不只是秀才和寻常的世族子弟,便是一些大臣,也常服混杂在人群之中,听得如痴如醉。

    本质上,吴先生的言论,其实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陛下的心思,已经十分的明显了,借着科举打击世族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许多人是敢怒不敢言,而吴先生将矛头直指大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