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一举成名天下知(第3/4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正泰又绘制了一个大致的图纸,凭着记忆,对当下的风车进行了一些改造,再交给匠人们去试制一下,先看看效果。

    在大漠,风车绝对是利器,毕竟大漠之中的风大,和关内是不同的。

    古代中国早有风车,不过因为关内有数不清的崇山峻岭,阻挡了大风,因而风车在古时并不流行。

    反而老祖宗们对水车更有兴致,利用水流产生动力,大大地节省了人力。

    而到了大漠的环境,就完全不同了,那地方永远不缺的便是风,毕竟是一望无际的草场,只要有风,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是关内所稀缺的。

    风车比之水车的欠缺之处就在于,风车大多并不稳定,毕竟风力的大小,是靠老天爷的赏赐。

    而水车则动力比较持续一些。毕竟水流是源源不绝的。

    当然,水车毕竟得靠水,因而地域的要求比较强。风车不同,寻个空旷处,就可以搭建了,而大漠最不缺的,就是风。

    在这个没有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时代,风能的利用,带动的发展是极大的,不但可以借助风能,搭建起磨坊,甚至借此来进行灌溉,若是进行一些改装,甚至可以运用在作坊的生产之中。

    此时还是大唐,风车还处于那种最简单的走马灯式时期,这种走马灯式样的风车效率很低,只是达到了勉强能用的水平,用来作为磨坊的活还成,可其他方面的运用,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陈正泰草图之中所绘制的,乃是宋代开始出现的立式风车的结构。

    这种结构由平齿轮、立轴和风帆等组成进行回转运动,旋转的轮轴带动磨或水车,以实现齿轮的啮合与分离,起离合器的作用,从而产生风力。

    它的好处就在于,比从前的风车,它的风力增强了许多倍,产生的动力更足。

    而坏处则是体积庞大,占地面积较多,所以虽然从宋代开始出现,可中原区域实际上大多时候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窘境,既然有这么多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土地的价格又居高不下,这样的风车又有何用?因而,并非真正推广开来。

    可把它放到了草原之中,它的这个缺点就不成问题了。

    因为草原和中原不同之处就在于,草原是人少地多,因为人力少,所以劳力的价格居高不下,又因为土地广袤,所以占地面积根本就不是问题,若是能推广开,这在草原中,不亚于是出现了第一个蒸汽机一般的意义。

    只是陈正泰对这方面自认并不专业,只粗通原理,所以只勉强画出了结构图,至于其他的,却只能交给匠人们一次次的试制和改良了!

    如何借助最小的风力,产生更大的动力,这改良结构以及更换材料,都是问题。

    当然,陈正泰甚至还想着,利用钢铁所制的滚动轴承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滚动轴承可是真正的宝贝,只是不知钢铁作坊,能否制出这样精细的玩意出来!

    一旦能制出,那么未来这大漠的许多东西都可对其进行应用了,单单这风车,就可运用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是这玩意对精度的要求比较高,成与不成,却还需看铁匠们能到什么样的地步。

    不过陈正泰最大的爱好,就是绘制各种稀奇古怪的图纸,而后让人交给各处匠作房!

    反正陈家有钱,养得起一群吃饱了没事干,专门生产‘废料’的匠人!

    让这一群有一些文化,同时技艺精湛的匠人们,暂时脱离生产,专门研究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并不是坏处,这就得用长远的眼光看事情了,陈正泰相信不断的研究,绝对有益于未来的创造!

    当然,陈正泰最看重的还是滚动轴承的事。

    滚动轴承的结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