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百废待兴(第2/3页)  大明第一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单独把她叫出来,用力的紧紧抱住了她。    这让的刘秀娘强撑着的坚强,再也控制不住了,娇躯止不住的颤抖着,眼泪已经犹如断了帘的珠线,无比哀伤的哭泣道:“三儿,三儿,咱们的孩儿,没了,没了啊……”    李春来早在青州时,便是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此时听刘秀娘说起来,也是止不住的神伤。    这事情自也不能怪刘秀娘。    时代的限制摆在这里,一个健康生命的孕育,本就是一件与天争、与地斗的事情,着实是需要很多缘分的。    “秀娘,没事了,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咱们还年轻,咱们以后多努力,再生一个,不,再生五个就是了。你不要往心里去,先养好身体再说。”    李春来竭力安抚着刘秀娘。    “哇。”    刘秀娘却是终于找到了宣泄口,扑在李春来的怀里,要把所有的委屈,全都是发泄出来。    ……    安抚住了刘秀娘,李春来又一一与一众女人们谈了一会儿心,这才是稍稍放松下来。    正如圣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家庭事务看似是小,却是一个最基本的核心单位,若是家庭方面的事务处理不好,产生了不稳定因素,大单位又怎能好了?    必定是会有隐患的。    一路收拾完,已经过来子时。    但女人们却早已经识趣的离去,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了李春来和杨德山。    原因无他。    在那些阵亡弟兄们的将士收拾妥帖之前,李春来自不会孟浪。    虽说没有什么具体的讲究,但这几天李春来还是忍得住的。    李春来的书房内。    采雪已经乖巧的端来香茗,又盈盈退出去,杨德山的精神也振奋起来,仔细跟李春来汇报着这段时间,沂源上下一些核心情况。    说起来,沂源虽是麻雀大小的地方,生产力生产水平都不行,但外来人口却并不算太少。    一方面,这是因为沂源上下诸多矿场的关系,有些不便在莱芜的地方,便是到了这边。    另一方面,便是沂源的地势了。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    因为种种原因,这片山水间,也成为容纳那些亡命徒的好地方。    毕竟,有点傻事,往深山老林子里一钻,你找吧。    方圆数以百里的偌大空间内,想找一个人,跟大海捞针又有什么区别?    杨德山跟李春来汇报的事务,便多以矿场和这些新兴势力为主。    只不过,听杨德山扯了好一会儿,李春来在其中却并没有发现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消息。    狠人,有潜力的人,的确是有。    只是,有价值的却是没有。    包括沂源、莱芜、新泰的矿业,今年到目前为止,效益也是一般。    说白了,在此时这个生产力低下,一些核心产业又处在禁忌管制下的状态,经济又怎么可能有活力?    最简单的,只要朝廷那边没有大订单,周围的铁矿是必定会萧条的。    因为没有人用这么多铁矿石。    “对了三儿,这些方面不说,咱们的酒,现在卖的已经不错了。便是济宁的一些豪绅,都是托关系找门路,过来找咱们买酒了。不过你之前一直压着,不让多卖,我也就没应几家……”    见李春来情绪不是太高,明显对他说的东西不感兴趣,杨德山赶忙小心转移了话题。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曾经沧海难为水。    现在的杨德山,再面对李春来,那种小心翼翼已经成了本能。    对这一点,李春来倒没有刻意去纠正。    因为他很了解杨德山了。    这厮,本事是有些的,但骨子里还是小商人,缺乏远见,容易飘。    如此,压着他肯定是纵容他要好许多的。    “舅,这事情你做的对,酒业的事情,以后是咱们的重中之重,半点也不能马虎。今天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也缓一下,到明日,咱们再好好细聊。”    李春来笑着看向杨德山。    杨德山登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