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底细(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嘿!真是妙极啊。也不知是那位当世大家写的词作。婉约似柳三变,柳三变却已然故去了啊。练达深邃若苏东坡,可是东坡居士也早已仙去了,真是教人颇费思量。”有人激动的大声说道。

    “是啊,是啊,这词这曲,简直绝了。今晚听此一曲,余音绕梁三月,不,怕是三年了。”众人纷纷点头附和道。

    秦惜卿似乎不经意的瞟了方子安一眼,见方子安也呆呆发楞,知道方子安也是受到了震撼。这首曲子自己重新谱写,和当日那一曲已经大大不同,想必方子安也震惊了。这一版比自己当日那一版自以为好的太多了。

    “诸位谬赞,惜卿可不敢当。下边这一首词同这一首是同一人所作,惜卿为诸君献唱,还请诸位细听。”秦惜卿含笑说道。

    众人收拾心情,重新落座。秦惜卿跌坐蒲团之上,挥手抚琴,琴声悠扬动听,堂皇富丽,和前曲曲风大相径庭。但见她手势如兰,上下翻飞,揉捻抹挑,极尽炫技。猛然间轮指如流水,弹出华丽之音,数转之下,琴声戛然而止,高亢清丽的嗓音却骤然而起。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曲唱罢,琴音尚萦绕在耳畔,秦惜卿尚未起身谢礼之时,一名中年名士已然站起身来,大声叫道:“这词是谁写的?我要认识他,我一定要认识他,要拜访他,要向他表达我的钦佩之意。秦姑娘,你一定要告诉我们他是谁。”

    座上十几名名士也都纷纷附和道:“说的很是,我大宋本朝居然有这样的才子,我等居然不知,简直不可思议。我等一定要知道他是谁。”

    秦惜卿娇嗔道:“诸位便只知道夸这首《青玉案》好了么?惜卿的曲子便不值一提了么?”

    “秦姑娘的曲子自然是极好的,这还用说么?说句老实话,姑娘的曲子之好在我们意料之中,但这首青玉案的词却惊艳之极,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了。”

    “此词写的当是元夕之日,堪称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词媲美。东坡词一出,中秋无人敢作词,而此词一出,怕是元夕也无人敢写词了。”

    众人纷纷说道。

    秦惜卿微笑道:“惜卿只是开玩笑罢了,惜卿跟你们有同样的感觉。你们很想知道写这两首词的人是谁么?其实,他就在你们当中呢。”

    众人惊愕之极,纷纷转头四顾,看着身边的人。

    “莫非是你孙学士?平日深藏不露的,居然如此高才?”

    “不不不,我可没这个才学,这词我可写不出来。孙某不才,却也有自知之明。”

    “那定是沈公了,沈公多年浸淫诗词,大器晚成,终于写出绝世之作了。”

    “莫开玩笑,老夫虽喜欢曲词,却也自知此生成诗词大家无望,可不是我。”

    众人纷纷相互猜测,看谁都像是这两首词的作者,闹哄哄不休。

    秦惜卿笑道:“罢了,你们也别乱猜了,这个人不是别人,便是这位方子安方公子。”

    说罢,秦惜卿向着方子安轻轻一指。

    “什么?”所有人都惊呆了,空气凝固了数息,一大堆眼球在地面上乱滚。谁也没想到这两首词的竟然是这个之前被众人奚落,穿着穷酸,住在贫民窟里的年轻人。众人终于明白,为何今晚这个穷措大能够受邀来此,跟在座有头有脸的人物平起平坐了。

    方子安在秦惜卿说及词作者的时候便知道躲不过要被曝光了,但其实他也并不在乎了。他也明白了,这年头人重虚名,闷声发大财怕是不成的,得有些名头,行事才更加的便利。不怕你名气大,就怕你藉藉无名,那便处处碰壁,处处遭受白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