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四章 买船(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是是,不卖钱的事谁干。是我糊涂了。那么,一艘船拆解下来,你们能赚多少银子?”方子安笑道。

    “你是谁啊?打探这些做甚?你也想来吃这碗饭?我可告诉你,钱塘江码头上只许咱们这一家拆船行干活。你想干这营生,去别处码头。这里你可立不住脚。”那汉子瞪眼道。

    方子安忙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哪里要做这个营生,我只是随便问问。对了,像是那艘船,你们买来多少银子?”

    方子安指了指码头边的那艘破船。那汉子不耐烦的道:“二百两银子买来的,怎地?”

    方子安心里有了数,笑道:“是这样,我家里有个园子,园子里有水面,我想要建一座水上船阁。但建造起来很是麻烦,有人建议我直接买一艘破船便好。我瞧着那艘不错,清理清理似乎还合用,大小爷合适,所以便来问问。”

    众人瞬间对方子安肃然起敬,这个人原来是个有钱人,家里有园子的,园子里居然还有能放下那艘大船的池塘,可见家业不小。

    既然是生意上了门,自然态度立变。很快便有人端来凳子,沏来大碗茶,请方子安坐下。

    之后的交流便顺畅多了,方子安不但跟这帮人谈妥了那艘破船的价格,以四百两银子的低价拿下了那艘破船,更是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了许多想要的信息。比如这一带一些最有经验的修船造船师父的姓名地址,出海经验最丰富的老船工,以及一些方子安希望知道的消息。中午时分,方子安付了定金,将船只上的结构和物品登记造册之后,和这帮拆船工挥手告别。

    他没有回城,而是径自往东,过了码头之后策马行了十余里,一路问人,找到了江边的一处叫做湾头村的小村庄。打听之下,得知那名被人称之为刘把头的修船老师傅的住处小院。

    可是一见刘把头,方子安略略有些失望。那刘把头满头白发苍苍,走路颤颤巍巍,都需要拄着拐杖了。干了一辈子修船造船的营生,终于干不动了,只得赋闲在家养老等死。

    对于从临安来的这个年轻人,刘把头保持了老百姓固有的热情和客套。在刘把头的小院中的枣树下,方子安跟刘把头说明了来意。

    “在下是专程来拜访刘把头的,我听人说,刘把头是远近闻名的造船修船的能手,所以前来拜见。”

    “可不敢当,老汉只是一把要死的老骨头罢了。身体不行咯,干不动活了,便只能在家中等死了。现如今造船修船的手艺早已不是老汉当年的那种样子了。我们那时候修船造船,整艘船不用一根钉子,全是榫卯。现在的造船,全是用方钉钉造起来,快是快的很,可是实在是让人看不过眼。前几年还有人请我老汉去把持,现在人家早不要我们这些人了。现在可没什么手艺可言了。”刘把头谈及现状,不免有些激愤。

    “就是就是,现在的人只图便利,不谈匠心,着实不该。这件事我也深有同感。在下此来便是想请刘把头出山,帮我打造一艘特殊的船。慕名之下,所以前来拜访。”方子安道。

    “请我造船?哈哈哈,不成不成,你没看老汉这副模样么?还如何能干的动?你找别人吧,我是没办法帮你了。造船行多得是,咱们临安府便有三家,随便找一家便是。”刘把头连连摆手道。

    方子安咂嘴道:“他们要是能办到,我还用拜访你刘把头么?我实话告诉你吧,实际上我是要修一条船。那艘船很破,别人都说那船不堪用,说修了也不能下海。我偏是不信。有人说,除非请你刘把头出山,才能把那艘船修好。这不,我便来拜访您了。”

    刘把头笑道:“既是破船,何必花功夫去修?重造一艘便是。”

    方子安摇头道:“不成,那艘船对我有很大的意义。实不相瞒,那艘船是我祖上留下来的产业,我祖上便是靠着那艘船出海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