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二二章 挽留(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孝心可嘉,回头去我书房,我有赏。”

    秦坦连忙道谢不迭。

    王氏道:“着她再唱一首,好不容易请来的,自然要多唱一首。我还没听够呢。”

    秦坦连忙点头,吩咐秦禄前往传话。秦惜卿唱了一曲,本来抱起瑶琴便要下台的,突然见秦禄上台传话,要她再唱一首,不免皱起眉头来。但她想起方子安之前交代过的话,进了相府便不能任性行事,不能被他们抓住明面上的把柄。比如现在,倘若自己拒绝,便会惹来秦桧夫妇不快,那便等于是给他们抓到把柄了。

    “再来一首,再来一首。”台下众人也叫道。

    秦惜卿微笑点头,再福一福,重新坐下。人群又安静了下来,秦惜卿沉吟片刻,抚琴唱道:“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这一首也是祝寿之词,和前一首相比却显的沉静从容,大气了许多。前一首全是美好的祝愿之词,这一首虽然也是如此,但却已经不仅是祝寿,而有一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而深沉之感。

    很多人都读过这首词,这一首词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牌为的祝寿词。李清照岂是常人,便是祝寿之词也不落俗套,不肯平庸。然而,这首词虽然也是祝寿之词,在此刻唱来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特别是词中后几句写的‘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倒像是一种讽刺一般。那是李清照在写这首词时恭维对方要学王安石出山为国效力挽救天下苍生的意思,但用在此处,却让人觉得别别扭扭,更不要说从字面的意思上,更容易让人生出歪曲之意。

    “这个女子,乱唱些什么?什么虽卿相不足为荣?这是暗讽秦相么?说咱们秦相爷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不是么?后面的更是居心恶毒,什么‘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这不是摆明攻击秦相是个……是个奸佞之臣么?需要王安石这样的人出山拯救苍生,那岂非是说天下百姓陷于水火之中,攻击秦相理政无方,让天下民不聊生么?嘿,这个秦惜卿怕是疯了。”

    一些人低声的议论着,这帮人平日便是善于捏造攀诬之事,善于抓住别人的小辫子去搞文字狱。此刻一个职业病发作,对秦惜卿唱的这首词大加褒贬,自由发挥起来。秦桧本来并不在意,但听到这些人的议论,脸上顿时阴沉了起来。

    “好,好,这一首唱的更好了。打赏,打赏。”王氏倒是听得舒坦的很,她哪里去管词中其他的意思,她只要听得开心高兴便好。那词中又是楼台又是蓬瀛又是芝兰又是松鹤什么的,一听便是祝寿的好词,所以喜欢的很。

    秦桧气的吹胡子瞪眼,却也不好发作。毕竟那秦惜卿唱的这首词似乎并非故意,那本就是一首祝寿的词,秦惜卿一个歌姬而已,哪里懂其中含沙射影的意思。按理来说,不是故意的才是。若要因此去找她麻烦,倒显得有些欺负人和小气了。

    但当王氏提出要秦惜卿再唱一首的时候,秦桧忙开口阻止:“夫人,后面还有那么多的节目呢,难道今日要让这秦惜卿一直唱下去?你若喜欢,以后再叫她常来唱给你听便是了,却不要扫了大家的兴致。虽是你祝寿,但儿孙们都请了人来安排了节目,你得一碗水端平才是。否则岂非辜负了儿孙们的一片孝心。”

    王氏本来皱眉要发作,但想了想却又觉得秦桧说的对。出了秦坦之外,其他人都请人准备了节目,总要一碗水端平。于是乎点头道:“罢了,听你的便是。你这话倒也说的有道理。这是你今日唯一说的一句有道理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