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零二章 张榜(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今科大考的基本情形于此公布备勘。其一,此次春闱大考的主考官三名,分别是枢密院同知汤思退汤大人,国子监博士侍御史史浩史大人,以及本官政事堂参知政事,本官复姓万俟,名叫万俟卨。我三人受朝廷委托,皇上信任,担任此次大考主考要职。其二,本次春闱,参考各路举子共计一万八千三百二十七人,遍布我大宋十六路,三十六府。乃是我大宋科举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场盛事。本次大考进士科录取名额三百二十九名,截止昨日,所有三百二十九名进士科取士名额已满,经礼部复核,皇上准勘,现于今日公布天下。”

    所有人鸦雀无声,紧张的吞咽着口水。虽然早知道录取的名额有限,僧多粥少的事实。但是当听到万俟卨说出一万八千多人只录取三百多人的事实后,所有人还是觉得备受打击。除了极少部分人之外,绝大多数人对自己能否名列金榜之列毫无信心。

    万俟卨继续高声道:“各位举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各位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今日是收获之时。当然,能高中者毕竟少数,希望诸位学子抱着胜故欣然败亦喜的心态对待结果。倘若榜上无名,无需懊悔,无需自责,无需失望。因为读圣贤书者可明理开智,书读到你们肚子里,总是有用的。况且本科虽过,还有下一科,重整旗鼓再来,他年一鸣惊人也未可知。朝廷科举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榜上有名者也莫要自衿得意。尔等只是踏入仕途之始,朝廷的重担需要你们去挑,我大宋的中兴需要你们去努力。莫要辜负皇恩浩荡,莫要辜负万众所期,保持谦逊之心,好好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尽忠。最后,礼部自进士榜录取名单公布之日起,接受举子勘疑查询。若有觉得对结果有疑义者,可按照程序去礼部备案查卷。”

    众学子呆呆看着万俟卨,心中都知道,这后面的话都是客套罢了。什么胜故欣然败亦喜,狗屁!谁会有这样的心态?读书只为明理?那读了干什么?读书的目的便是科举入仕光宗耀祖。便是为了那书中的千钟粟颜如玉黄金屋而来,难道只是为了陶冶情操明志明理不成?至于什么查卷堪疑的事更是扯了,从未听说有人通过查卷而重新上榜的。

    “两位大人,咱们开始吧。”万俟卨对史浩和汤思退道。

    史浩和汤思退点点头,当下分持榜单,前往三处告示牌张贴。因为后续尚有殿试,故而其实这封登科榜单并无名次先后,只有举子姓名籍贯等信息。巨大的榜单张贴在三处告示栏后,所有举子都争先恐后的开始在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短暂的安静之后便有人发出惊喜的大叫声。

    “中了!哈哈哈。我中了!谢天谢地,谢天谢地!”有人率先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惊喜若狂。旁边众人心如捶击一般,心中既羡慕,同时更加的焦急。

    “我中了,我中了。呜呜呜呜。爹娘,孩儿他娘,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我终于中了呀。”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放声大哭了起来。

    惊喜的大笑声和大哭声此起彼伏,不断有人找到自己的名字,核对籍贯资料无误之后发出大声的喧嚷。三处告示栏前乱做一团,成了大型神经病爆发现场。更多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名字,脖子伸的跟长颈鹿一般,脸上油汗渗出,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人间真实,无过于此。

    “子安兄,你的名字在呢。”正眯着眼找自己名字的方子安听到了耳边钱康的惊喜的叫声。方子安忙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方子安,临安三元坊人,年二十二。父母亡故,无兄弟姐妹,尚未婚配。”为了防止有重名之人,所以榜单上的信息颇为详尽,绝对不会混淆。方子安看到这些,心中涌起一股狂喜之情,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中了!终于不负期待!

    “长林,你也中了。哈哈哈。太好了。”钱康又找到了赵长林的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