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二三章 曲会(续)(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话的时候看着方子安笑了一下,似乎告诉方子安,那是在遇到你之前的心情,现如今已经烟消云散了。

    “惜卿这一首只是抛砖引玉,后面的词作才是美玉。惜卿要再次献丑了。”秦惜卿放下琵琶,移坐琴几之侧,伸手抚琴,开始继续演唱新曲。

    接下来的两首都是今年词坛佳作,一首是翰林院学士李硕所作的西江月,一首是江南名士胡西京写的鹧鸪天。

    这两首都是为人所称道的佳作。秦惜卿在音律歌艺上的造诣颇深,这两首唱出来,听得众人是如痴如醉,掌声和喝彩声经久不息。

    观澜桥上下,码头石阶上也站满了人,他们虽然不在船上,但是也能听到秦惜卿的歌声。

    船中鼓掌,他们也鼓掌喝彩,大呼过瘾。今日这新曲之会,说起来是只有四十余人参与,其实已经成为了一场数百人聆听的演唱会了。

    “下一首词是一首《永遇乐》的词牌。词作之人,诸位应该很熟悉了,他便是方子安方公子。方公子今年春闱高中,殿试又中三甲,当真是少年得意,春风当时。惜卿有幸唱过他的《青玉案》和《木兰花词》等佳作。这一次,承蒙方公子再次赐新词于惜卿,惜卿倍感荣幸。惜卿在此多谢方公子了。”秦惜卿站起身来,想着方子安敛琚行礼。

    方子安忙起身还礼笑道:“秦大家的客气了。在下的词若非经惜卿唱出,岂能家喻户晓。我其实是借秦大家的光,受惠于你。”秦惜卿笑道:“方公子可不能这么说,便无惜卿,公子也必是人中龙凤,一飞冲天的。公子才情高旷,岂是池中之物。”方子安笑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秦大家的,世人岂知我方子安?”两人来回作揖的客气,却已经不像是客气,倒像是相互的亲密斗嘴调笑了。

    “喂,还唱不唱了?说来说去作甚?”有人不满的叫道,说话的还是那个齐大年。

    秦惜卿笑道:“齐公子看来等的着急了。”齐大年道:“我倒不是着急,只是不喜欢秦大家的把有些人捧得太高了。不过是写几首词罢了,倒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秦惜卿笑道:“在惜卿看来,方公子就是了不起之人。齐公子若是想要惜卿也捧你,明年写出几首好词来让惜卿为你谱曲传唱,到时候惜卿也很感激你的。”这话听着客气,其实已经是一种暗暗的讽刺了。

    齐大年还待再说话。沈菱儿脆声道:“齐公子不爱听可以离席了。”齐大年叫道:“凭什么?要赶我走么?”秦惜卿笑道:“菱儿,不可这么说话。我万春园可不会这么对待客人。齐公子是我们的贵客,自然要以礼相待。齐公子,莫要生气,惜卿不多说了,菱儿琵琶拿来,待我为诸君唱这一曲《永遇乐》。”琵琶在手,秦惜卿伸手一拨,琵琶发出的竟然非清亮之音,而是苍凉激越之声。

    座上众人立刻瞪大眼睛,意识到这一首的风格将有所不同。秦惜卿五指飞弹,速度渐渐加快。

    琵琶之音由慢而快,由激越而澎湃,似大浪拍岸,又如黄沙飞尘,昏天黑地,日月无光,金戈交鸣,人叫马嘶,杀声震天之感。

    众人听得心中震撼不已,在他们的印象中,还从未听过秦惜卿这般弹奏。

    这琵琶之声,颇有八面埋伏,塞外沙场的肃杀之感,让人心神震颤,心惊肉跳。

    但接下来,更颠覆他们之前认知的是,当琵琶声戛然而止的时候,秦惜卿用一种他们从未听过的高亢肃杀之声唱了起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声裂帛断金,直上云霄,一字一句,直刺众人耳鼓。

    众人脸上变色,心脏砰砰乱跳。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