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二四章 宫火(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子安的职责,如果那老太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方子安一定会被皇上责罚的。

    “姐姐!这……怎么办?”史凝月有些慌乱的起身来走到秦惜卿身边,抓着秦惜卿的手低声道。

    秦惜卿定定神,轻声道:“不要担心,方子安不会有事的。”

    秦惜卿看着船厅中议论纷纷的众人,扬声道:“诸位,今日突发情形,皇宫起火,曲会不宜再进行下去。惜卿万分抱歉。改日再进行。各位可自便了。”

    众人其实也没心思去听曲了,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还听什么曲子?纷纷道:“明白,明白。”

    见秦惜卿挽着史凝月上船楼而去,众人立刻一涌而出,飞快的往岸上跑。上岸之后,所有人都纷纷沿着苏堤往北边的栖霞山上飞奔。那里地势高,上了山顶可以看到临安城中的一些情形。也许能够看到皇宫中起火的情形。就算被凤凰山遮挡了看不见,在那山顶上也能看到火光才是。

    不仅是他们,消息传得飞快,城里城外的人似乎都得知了消息,所有人都在往高处爬,上屋顶上树顶,爬小山,就是为了能看看是不是真的。本来是中秋看灯,现在却成了中秋观火了。

    ……

    中秋节,宫中赐宴,在京六品官员悉数赴宴,君臣共贺中秋,这已经是大宋的传统。南渡之前,京城还在汴梁的时候,热衷于挥霍和庆贺的真宗皇帝便将各种节庆之日的赐宴庆贺当成是一种与民同乐的恩赐。

    抛却他因此而挥霍了多少库房钱财,为大宋朝后来的国库空虚做了多少贡献的行为不谈,大宋朝的官员们倒是确实感谢真宗皇帝的这一创举。因为为了庆贺节日而放假,是官员的额外的福利。能见到皇上,在宫中吃宴席,更是一种荣宠。要知道,很多时候,能见到皇上的机会可不多,即便是六品以上的京官,他们当中能见到皇上的人也只有那么一小部分。能见到皇上,能在被皇上认识,那可绝对是一种机会。搞不好便会因此而飞黄腾达也未可知。

    今晚的中秋宴席,赵构便是遵循定制。傍晚开始,便在文华殿大摆宴席。在京六品以上的官员多达三百八十多人,悉数入宫,共庆中秋。

    这样举国同庆的团圆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要将韦太后请出来接受群臣的道贺,和自己共享这繁华盛世的时光。这是身为儿子的赵构最高兴的事。在这世上,唯一值得赵构能与之分享快乐悲伤的人,便是他的母亲韦太后了。当年赵构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皇子的时候,他便知道,除了自己的母亲,谁都不会真正的在乎他,包括他的父亲徽宗皇帝。所以,赵构对于韦太后的感情,是任何人都难以代替的。这也是当年绍兴和议的时候,赵构唯一提出的额外条件便是要求金人将韦太后交还回来的原因。在当时,比韦太后更重要的人,他一个都没提,只让秦桧告诉金人,归还韦太后,和议便成。

    酒席宴上,韦太后很是高兴。经过了在金国屈辱的艰难的十四年的煎熬之后,韦太后对今日的生活极为珍惜。这十年来,多少次在噩梦之中惊醒,发现自己现在置身于大宋皇宫之中,是人人尊崇的太后,这都让韦太后无比的感激和庆幸。她曾目睹了那么多和自己一起被掳去金国的嫔妃宫女帝姬们的遭遇,看着她们被折磨致死。她怎不感激上天,感激命运,能让她活着回来,能让她享受眼前的荣华和尊崇。

    不过,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她的精力有限。在接受了儿子和群臣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道贺之后,又喝了两杯酒,有些昏昏沉沉。所以,她提前离席,回到慈宁宫休息。因为心情高兴,她赏赐了身边侍奉的宫女女官们两坛酒,让她们也能一起享受中秋佳节之乐。

    问题便出在这酒上。今晚中秋,宫中处处张灯结彩,烘托气氛。本来,内务省提醒各宫殿要注意灯笼火烛的,要有专门人员彻夜看着那些临时挂起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