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零四章 难归(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封秦桧的效忠书抵达临安的时候,必然要第一时间公开,闹得满城风雨,让赵构根本无法隐瞒。    杨存中不合适,普安郡王便更不合适了。信到了他的手里,赵构更可以拿传位作为条件去逼迫他答应低调处理,那还是枉然。    鉴于上述考虑,方子安放弃了先将效忠书送回大宋的想法。但如何安全的回到大宋,方子安大伤脑筋。最终,他决定让沈菱儿去淮西找李显忠,请李显忠帮忙接应使团兵马回大宋。李显忠这个人,当初在濠州和他短暂交往,在方子安的感觉中,此人倒是个热心热肠且有些见识之人。如他愿意出兵佯攻边界,则金兵必然要集中注意力在边界上,使团回归之路的压力便小很多。就看李显忠愿不愿意这么做了。毕竟即便是佯攻金国,也是要调动兵马,搞得像个样子的。如今宋金还没撕破脸,大规模调动兵马作攻击之态,那将是一种宣战的姿态,朝廷追究下来,是要担责的。    无论如何,方子安打算一试。他写了一封信交给沈菱儿,请沈菱儿务必送达濠州淮西军统制李显忠手中。方子安告诉沈菱儿,送信之后,便回临安去见秦惜卿和史凝月春妮她们,告诉她们自己的情形。出来数月,书信断绝,消息全无,她们一定担心自己的安危,而自己也何尝不时时的担心他们。    实际上,方子安对秦惜卿史凝月等人的处境是很担忧的。他很担心有些极端的事情发生,所以沈菱儿此行也是要传达自己的警告,让秦惜卿和史凝月春妮她们最好能够暂时找地方躲避起来。方子安不希望有自己不想见到的事情发生,而随着萧怀忠的兵败,有些事极有可能将要发生了。    说白了,秦桧一旦得知自己从燕京跳脱,而萧怀忠的大军又兵败的消息之后,他可能会垂死挣扎,孤注一掷的做出反击。方子安一直担心的便是这件事。    沈菱儿深知自己此行的重要性。公子将这么重要的职责交给自己,说明自己在公子心目中是不可替代的。她当即打点行装带着方子安的信件和口信上路。方子安送她道五马山隘口之外,搂着她再叮嘱了几句,才目送沈菱儿一人两马飞驰离开。    次日清晨,张若梅出了房门,眼圈虽然红肿,但是精神已经好多了。虽然悲伤难抑,但是她知道终究要走出来。有时候人只需要自己安静一会,并不需要别人的安慰便可恢复。    一旦走出来,张若梅立刻便忙碌了起来。有很多事等着她去做。她要带人去是打扫北崖和周边的战场,虽然这件事肖贵他们早已开始做了,不过张若梅是要亲自到场的。    方子安没有跟着她去北崖打扫战场,他将目光放在了山谷中尚未完工的工程上。太行山中此刻虽然还是冰天雪地,春天仿佛还早的很。但方子安知道,一夜之间便可能春暖花开,农时四月中最迟便要开始。工程的量很大,中间又有耽搁,恐怕很难在农时前完成,但是起码要将大渠贯通,将一些基本的保证耕种工程完成,这可是忠义军立足的保证。    方子安亲自组织百姓重新回到渠道疏通挖掘,堤坝围堰,支渠的开辟之中。消防军士兵们也跟着方子安一起去帮忙。百姓们对方子安等人早已视若神明一般,方子安亲自动手帮他们干活,百姓们自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工程的进度进展的很顺利,方子安估摸着应该误不了山中的农时。    期间,史浩问过方子安什么时候离开。方子安将自己的担心和考虑告知史浩,史浩深以为然。不过他觉得,要李显忠为自己这只使团兵马出动佯攻,恐怕李显忠没那个胆子。方子安则抱着乐观态度,史浩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此次大战之后,史浩已经彻彻底底的看不清还有什么是方子安办不成的事情了。自己这个女婿在史浩的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已经像个妖怪一般了。史浩决定不再操心这些事,一切自有方子安安排。    数日之后,跟踪萧怀忠兵马出山的哨探送来回了消息,说萧怀忠的兵马没有往北回燕京,而是丢了辎重车辆,轻装从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