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五一章 酒宴(第2/3页)  南宋大相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这么说虽然直接的了些,但这些都是王爷要考虑的。”

    赵瑗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也想到过这些。我本属意子安统领殿前司兵马,但是他也不愿意。可能子安也想享享清福了。”

    史浩皱眉看着方子安道:“你也要致仕了?新皇即位,正是你大展拳脚为国效力的时候,王爷要你当殿前司指挥使这个要职,这是何等的信任,你怎么还拒绝了?”

    方子安笑道:“大人,我这半年来心力交瘁,着实不想再忙活了。您忘了,我马上就要和凝月成婚了,成婚之后,我想多些时间陪伴家里人。殿前司指挥使这个职位极为重要,责任重大,我想还是王爷另请高明的好,我自己觉得是没这个能力胜任的。岳父大人,你就不要逼我了,让我享享福不成么?我这半年下来,起码得歇个三五年才能缓过来。”

    史浩本想再劝,但觉得其中或有隐情。方子安不是那种不思进取之人,或许他自有别的考虑,此刻不便说出来罢了。于是道:“罢了,我也搞不明白你的心思,此事你再考虑考虑吧。”

    赵瑗笑道:“史先生莫急,我会慢慢劝子安的,本王登基之后他不帮我,却要去享清福?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陷本王于不义么?这件事不能依着他。”

    方子安笑道:“王爷,世上哪有逼人当官的道理?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朝中的人员安排吧。枢密使谁来当?莫非也让汤思退兼任?那可不太好。”

    赵瑗道:“那倒不会。我拟起用张浚,不知先生和子安怎么看?”

    “张浚?”方子安当然知道这个人,此人是和岳飞等人同时代的抗金名臣,秦桧当权,又因淮西之变有过,被贬职十余年了,在临安这么多年,也没听到过他的名字。想来应该年岁不小了。

    “张浚?”史浩也诧异道:“张浚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他已经年近花甲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赵瑗道:“我觉得没问题。当年川陕之战,张浚起用吴阶吴璘两人,大破金兵。现在吴璘已经是川陕独挡一面的大员了。加之他资格老,在军中声望也高,他当枢密使,军中无人不服。”

    史浩点头道:“可以倒是可以,只是……我听说张浚可是主站派,他要是当枢密使,必然是要积极主张出兵北伐的。皇上同意启用他么?”

    赵瑗笑道:“这不是正好么?我也是主战派啊。先生和子安不也是主张要收复失地的么?我即位之后,这件事必是要提上日程的,张浚主战,岂非正好?父皇说,他退位之后,江山社稷交给我,他便什么都不管了,任用什么人,做怎样的决策,他都不会干涉。用张浚,他当不会反对。”

    史浩笑道:“那便罢了,但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张浚脾气大,好说大话。有人评价他志大才疏,虽然有些过了,但张浚脾气大是真的。他当枢密使,你们若是意见不合,他可是会骂人的。”

    方子安笑道:“骂人倒是不怕,怕的就是太激进。枢密使必须是能总揽全局,知晓进退的,可不能为了北伐而一味得不顾一切。居高位者,必须通盘考虑。”

    赵瑗哈哈笑道:“你瞧瞧,子安还说他不通政军事务,这不是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么?要不你做枢密使得了,便省的有这么多的不放心了。”

    方子安端起酒来自己灌了一杯道:“算我最贱,当我没说。我可做不来。”

    史浩越发觉得方子安奇怪的很,心想:你宰相枢密都不做,难不成要当皇上不成?

    “先生,御史台还得先生掌管,御史中丞之职先生必须要做,你可莫要跟子安一样推辞。这是我老早便想好了的。你得替我盯着那些人。御史中丞也是清要之职,无需处置具体政务,这也符合先生不想管具体事务的想法。先生以为如何?”赵瑗道。

    史浩笑道:“老臣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