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今宵多珍重(怀念陈百强)(第2/3页)  大宋清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亲朋开解安慰、收留照拂,小妹已释怀不少。”

    旋即,她又转向晏几道,恭敬道:“晏公,愚妇的确不懂词令之格律意境,硬写,也写不出半个字儿。但方才晏公说到离人怨、相思苦,倒教俺想起在秦州时,听南来商客的妻女唱过一首别离怨的歌子,今日便也学着唱一段,但愿不污了诸公的耳朵。”

    苏迨凝眸细观,见姚欢神色平静淡然,倒也未觉得自己替她出头太唐突了些,而是转了宽和的容色,冲姚欢点点头,坐了下来。

    晏几道觑着苏迨,心中“嗤”了一声,面上则立刻现了兴致,冲王诜与黄庭坚笑道:“南国的民间歌子,应也是极好的。只是既无词牌名,翠袖亦弹不得,就有劳这位小姚娘子直接唱吧。”

    姚欢于是福了个大礼,大大方方向翠袖讨了红牙。

    这红牙,姚欢在汴河边叫卖鸡爪时,看街头艺人用过,其实就是两片檀木做的打节奏用的板子。

    她清了清嗓子,试打了两下红牙木板,开口唱道:

    “愁看残红乱舞,忆花底初度逢。难禁垂头泪涌,此际幸月朦胧。愁绪如何自控,悲哀都一样同。情意如能互通,相分不必相送。抛下愁绪,今宵请君多珍重。何日重见,只恐相见亦匆匆。怀里情人在怨,相爱偏不能容,情人无言地哭,心怎不隐隐痛。”

    竟是陈百强的《今宵多珍重》!

    姚欢唱着唱着,就把自己唱出情绪来了。

    陈百强是她最喜欢的歌手。而《今宵多珍重》则是陈百强的歌曲里,她最喜欢的一首。

    她喜欢陈百强唱歌时的淡淡隐忍、浅浅温柔,喜欢《今宵多珍重》里欲语还休的歌词意境和极富节奏感的轻盈旋律。

    她甚至觉得,在这公元1095年的大宋雅集上,能够不给现代人跌份、稍稍能与顶级宋词匹敌的,林夕方文山都不行,只有郑国强填词的这首《今宵多珍重》。

    更关键的,这是一首粤语歌!

    偏于一隅的广东,甚少像中原地区那样经历战乱,故而千年后也仍然保留着大量汉唐时的语言与文化习俗。后世粤语方言的语音体系,与《切韵》音系有着工整的对应规律,可以理解为,粤语的面貌,和隋唐时汉语面貌接近。而真宗时期的《大宋重修广韵》里标准的许多发音,在后世的粤语里都能找到。

    姚欢唱第一句“愁看残红乱舞,忆花底初度逢”时,那叫翠袖的歌姬就已经听懂了。

    但她于听歌词之外,更在揣摩姚欢唱的旋律。

    翠袖喜欢这个在男性权威们面前不卑不亢的小厨娘。而姚欢唱歌时的投入与真挚,更让翠袖想起她那位在城东柳陌花渠间谋生的好友……

    会唱歌的人,对于旋律的走向总是十分敏感。翠袖听着姚欢这首歌差不多要结尾了,忙抱着琵琶抬了抬身子,指指琵琶弦,示意姚欢,自己可以为她再伴奏一遍。

    姚欢会心一笑。

    她上辈子,业余可是考到了古筝九级,当然明白,翠袖这样真正精通乐器的人,听一遍就能扒谱,并不稀奇。

    《今宵多珍重》只用1、2、3、5、6写成,没有4和7,更没有半音,就是汉族五声音阶,旋律节奏感又强,最适合琵琶、古筝这些拨弦乐器。翠袖玉腕一抬,丝弦叮铮,一段完全不走样的旋律便响了起来。

    姚欢冲她畅然一笑,如遇知己般走到她身边,又开口唱第二遍。

    琵琶声声如玉珠落盘,歌喉曼妙如春莺轻啭。

    一时之间,在场诸人,都在双姝献上的歌乐中,听入了迷。

    楠木案席后,曾纬盯着姚欢,觉得自己头一次,对这梅妒菊羞的、桂花般清甜的小娘子,有了认真的渴望。

    而在这酒宴气氛渐渐回归缓和畅然之际,人群背后,王诜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