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5章(第2/3页)  诸天地球大融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点名让老赵留了下来,而这一点名所有人的脸都变色了。

    老赵在这里的身份不低了。

    这个时候怎么说呢,哪都通这个全国最大的异人国企还没有建立,老赵还是个正经的公务员,只不过马上就要去顾问委员会了。

    而来到这里是为了好香江的各界的奇人异士认识一下的。

    只不过还没有和大家见面,就出了卓群这么一档子事,所以就先紧着卓群了,毕竟能让普通人修炼的功法,不是小事。

    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小事,所以一直都在强调不是小事,可实际上大家对这些事都是没有太在意的。

    即便是茅山那些人也都没有太在意,要不然和卓**流的就不是风叔和李紧这些人了,至少也要是钟叔那一辈的人,甚至晚上来上两个地府工作人员都是不为过的。

    他们这些人到时不在意,可是老赵,赵方旭却不能不在意,虽然现在没有公司的存在,可是他还是努力的维护着异人界的平衡和稳定,确保普通人不会大规模察觉异人的存在。

    毕竟一旦普通人发现了异人的存在,那可就是要出大事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异人和人类虽然一样,但是当他们成立异人的时候,就自动的失去了普通人的身份了,变成了另一个族群,就像是漫威的变种人一样的族群。

    会被按上非我族类的想法,不管他们是不是这么想的,可是普通人会这么想。

    所以赵方旭希望卓群不要把新时代在召唤扩散。

    “全民异人,不好么。”

    卓群听到找赵方旭的话说到。

    “不好,在资源上是有问题的,在资源的分配上是有红线的五万分之一,这就是异人的数量红线,过着这一条红线,那就会被普通人发现的,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出现动乱。”

    赵方旭坐在卓群的对面说道:“当初的灭佛,宗教起义,这些都是异人的数目过了红线的缘故,而最惨痛的教训是隋唐乱世,那是最大的教训。”

    赵方旭话头一转说起了隋唐的事。

    这些现在都是历史研究,可是卓群是知道当时的世界实情的。

    在诸夏的历史上有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而隋唐两代就是第三个温暖期。

    在那个时候,最高年气温比魏晋南北朝高3℃,比今天也要高出1℃左右。

    在唐高宗时期,650年、669年和678年这三年,长安冬期都无冰无雪;唐玄宗李隆基时,蒋采苹因为在自己的宫殿里广种梅花而被称为梅妃;李隆基还在自己的宫中种植柑橘,诗人杜甫的《病桔》,提到李隆基种桔于蓬莱殿,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八)说,天宝十年秋,宫内有几株柑树结实一百五十颗,果实味道“与江南所进无异”。

    而在开元十九年,扬州首次出现双季稻的记载,其粒与常稻无异。

    这个温暖期也解释了,为什么隋代出现了那么离谱的粮食产量的问题,并是温暖期么,再加上那个时期的度量衡和现在是有区别的,出现那么大的粮食产量就可以解释了。

    而这个温暖期之后,就是宋元时代的寒冷期了。

    在这个时期,华北一地已经没有梅花了。

    苏轼的咏杏花的诗句里有“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用以哀叹梅在关中地区的小时的消失。

    随后的一百年的短暂回暖之后,就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这个寒冷期才结束。

    这些别人看是历史,而卓群可是亲身经历的,在隋唐两代,高温可是最常见的天气了,甚至环在那些世界还出现了恶性循,一到了夏天,全长安都在开空调,弄得长安更加的灼热了,大家就更加的不喜欢出门了,空调也开的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