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袁绍的心在滴血(第1/3页)  大汉大忽悠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袁绍的心在滴血

    ……………………………………

    袁本初的小别野是最先开工的,被刘汉少命名为“政议院一号工程”,水泥用的是原本研制水泥的那座小窑出产的。已经被划分到内务署的将作大匠陈昭被喊过来,担任现场指挥。从改制的风声传出来,陈昭心里就开始发颤了,因为自打皇帝登基以来,就只修建过一座大汉英雄纪念碑,连当初被烧坏的南宫部分都不修缮,他真怕皇帝把他们也当成那帮“木有小丁丁”的,给彻底抹平喽。所以,陈昭这次接到修建任务,表现得干劲十足,天天守在工地,片刻不离。

    但是,刘汉少要修建的小别野,第一步就与陈昭以往的认知有所不同。从前盖楼都是先堆土砌台,然后在台上建筑,比如云台、兰台,皆是如此。可现在刘汉少要求先挖坑,说是要打地基。既然皇帝要挖坑,那就挖吧,管它整不整的明白呢。于是,三栋小楼的坑,中间喷泉的坑,还有水塔的坑。水塔需要比主楼还高一点,利用压力把水送到室内,所以地基需要更坚固才可以。

    此外还有下水管道,这个陈昭倒是不陌生,因为洛阳原本就已经有了下水道之类的设施,专门用于排放生活废水,只要连接主道就行。

    这个小别野盖的,连将作大匠都时常觉得懵圈,调过来的各个科研组也未必全明白,只不过他们有些盲目信赖刘汉少,凡是遇到新问题,都会向刘汉少求教。但是,刘汉少哪懂得盖小楼啊,纯粹是当作积木往上垒的,反正楼塌了也是袁绍他们家倒霉。

    “柱子!柱子不要用木头的,中间用钢条铁丝盘起来,像网一样,然后往里浇注水泥料。对,这个横梁也是。你一座砖石水泥楼,中间用木料当楼板呀?要是上边掉下块砖头,把木料砸折了,这楼不得塌么?用预制板,和造横梁差不多,就是扁平一些,宽长一点。中间塞竹竿是为了让它变成空心的,这样可以减轻楼板自重。肯定不能让它折呀,必须在保持它的强度前提下才这么做,质量第一。”

    毕竟是自家的小楼,袁谭也天天泡在工地上当监工,眼看着工地一天一个样,问的问题也越来越稀奇。当然,感触最深的还是钱的问题。起初是整箱的搬,后来成车地拉,现在已经不流行铜钱了,开始用金饼子。

    价值怎么产生呢?

    把一块石料挖出来,砸碎,磨成粉,烧成水泥,用来盖楼。石头虽然变了模样,其实本质上还是那块石头。但是,这里边用的人工、时间、机器以及烧石头的燃料,都需要一个“价”来衡量。

    以前不管干啥活,用的是自家的仆役下人,吃的是猪食草料,干不好了还得挨揍。现在工人们必须吃饱喝足,还有一份不错的工钱可以拿,越有技术拿的越多,尤其是那些跟着科研组成员的木匠、铁匠、泥瓦匠,腰杆挺得笔直,一个都不能少。

    钱是花的多了点,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干活卖力,认真积极,把袁绍家的小楼当成自家祖坟似的。一时之间,政议院一号工程成了洛阳最大热点,不单是爱卿们纷纷前来观看,《大汉月刊》的记者也随时采访发文,向外界介绍工程进度,要不是皇宫门口有兵士拦着,估计想进来瞧瞧的百姓能把皇宫挤爆。

    …………

    于此同时,河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卫觊亲自跑回老家一趟,召开家族会议,转述皇帝为河东卫氏做出的规划以及描绘的未来前景,很多人也都质疑,一个炼铁作坊能有那么重要?最关键的是,它能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人吗?后来,卫觊把话也挑明了,假如现在卫氏不按照皇帝的意思办,将来就会无路可走。

    想造反吗?

    掂量掂量,就凭河东留下的汉正军刘辟那个旅加上地方b级部队,够不够灭掉卫氏?假如不够,汉正军还有多少个旅?

    后来,在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