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讲经(第2/3页)  宋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认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重视他。

    而如今,文天祥和王应麟已经在大都了,且皆不降元。如果叠山先生肯入大都,那对忽必烈的意义可不是俘获了一个文人那么简单。

    可想而知,如果叠山先生愿意帮助赵维,会是多大的助力。

    赵维眉眼渐亮,“看来,要去武夷山走一趟了。”

    ......

    ————————

    南剑洲位于福建路中部,与沿海大城福州、泉州等地相比,属内陆小城。

    元朝南侵之后,改福建行省设南剑路,其实也只是改一个名字罢了。

    但是,南剑位于武夷山脉脚下,得灵山庇佑,山川秀美,田园雅致。加之,理宗朝于此修建武夷精舍以传播朱子理学,是以天下理学门生皆以此地为源,谓之:紫阳书院。

    所以,南剑小城反倒力压福、泉二州,成了福建文教之所。

    此时日上三竿,书院学子不入精舍听讲,反倒成群结队聚拢于城南一角的古槐之下捧书闲谈,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南剑城民见此景象也是见怪不怪,皆知学子们等的是何人。

    那是在两年前来到南剑的一个讣算先生,就住在城外山中,每逢初一、十五便于古槐之下起一卦摊儿,卜问吉凶。

    卦资不贵,且人极好,无论何人求卦,老先生都不拒绝。遇到真有难处的,不但指点迷津,还时常失了解卦钱。

    这些学子当然不是来问鬼神的,而是来找先生说经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书院里的学子发现老先生学识极深,对经义的理解比之教谕也不输半分,且时有惊人之解发人深醒。

    所以,从那之后,来此求教的儒生越来越多,以至于老先生来一次也算不了几卦,挣不得几个银钱了。

    可那先生依旧不恼,有问必答,仿佛并不在意少挣了银钱,却是更让人敬之三分。

    儒生们又等了一会儿,忽见远处有一旧袍佝偻的身影打着卦幡,蹒跚走来。

    众人无不一喜,齐齐迎之上去,帮老人提幡的提幡,搀扶的搀扶。

    老人自是高兴,有如见到自己的孩子一般含笑以对。

    若非已经改朝换代,且福建各处叛军四起,倒给人一种太平闲乐的假象。

    安顿老人在树阴处坐下,儒生们恭敬地围坐一旁。

    “出云先生可来了,若再晚些,我等弟子却是要寻到家里去喽。”

    老人自号“出云”,不知姓什么,儒生们也只得这么叫着。

    老人闻之一笑,“上了年岁,走的慢了。”

    “那...开始吧!且说说,这半月可有什么新鲜时事?”

    这是老人的规矩,问讲经义不收儒生们的银钱,却是要用时事消息来换。

    当下,有儒生上言道:“这半月发生的大事还真不少呢!,建宁、邵武两地的叛民或被元军剿灭,或藏入深山,暂时已经无甚威胁。”

    “只是让两地这么一闹,福建各地几近绝收。明年青黄不接之时,必有大饥。”

    ......

    “其实问题也不大,学生听说,行省参政魏天佑是湖广王相阿里海牙的旧僚,早前写信求援。阿里海牙念及旧情,甚是重视,委派新会粮商马南宝筹集了大批粮米,如今已经运到福建了。”

    ......

    “其实比起邵武、建宁之祸,沿海诸州也不太平。

    半月前,旧宋璐王赵晔的水军奇袭泉州市舶司,将船厂内造了一半的十余艘大舰尽数焚毁。

    五日前,又派国舅杨亮节攻打福州之外的连江港。军舟尽数击沉不说,还耀武扬威地于港外绕航数周。

    也不知是不是真如那璐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