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谁赢了(第2/3页)  宋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新京都,也就是后世温哥华以北五百里的太平洋岸边,距离大宋的西雅图哨站600余里。

    时宗帝还诏发《告民书》:

    天子代天理政,承天皇之志,却与天皇有别,与民同苦,与国共生。当下之务,乃举全国之力积田筑城,以御蛮敌之侵。

    当然,在动员国民上下一心的同时,时宗帝也不放过任何一点点可利用的资源,新京都附近的原生住民也成了北条时宗的目标之一。

    诏令僧侣广传佛法,教化蛮人。

    只可惜,收效甚微。

    当地殷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什么菩萨佛祖的?俺们是信真龙的好不?

    佛教的引入,不但没有帮北条时宗取得殷人的友谊,反而使得绝大多数殷人开始向南迁徙,融入到特尔特克裔殷人和宋人之中。

    毕竟与日本人相比,宋人才是同宗同源,同信真龙的近亲。

    ......

    在北条时宗在美洲忙得焦头烂额的同时,全面征服东瀛四岛的元朝,日子也不太好过。

    屠尽天皇一族,驱赶镰仓幕府,虽然让元朝彻底掌握了东瀛四岛,但是,正因为破坏了东瀛原有的政体,使得元朝对四岛的统治成本也随之增加。

    忽必烈不得不紧急设立东瀛行省、任命政军主官,施行一系列的温和政策,以缓和东瀛民心。

    与此同时,还要派兵驻守,遣奴屯田,招募东瀛本土官员,并委派蒙汉基层官员。

    当然,还要时刻注意蒙汉倭三族官员的融合与和睦。

    这可比不了天皇直接投降,一纸诏书任命一个倭王就了事那么简单。

    没有两三年的适应磨合,四岛之上很难迎来真正的和平。

    也就是说,这两三年的时间内,元朝还不能从四岛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

    起码要五年之后,才能真正成为元朝进军扶桑的桥头堡。

    当然,忽必烈可能还不知道,即使五年之后由此出兵远渡重洋,他最先面对的还是东瀛人。

    想越过东瀛直袭大宋,却是不知要多少年月之后了。

    如果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

    时宗幕府虽然丢了东瀛四岛,可却终于实现了大陆梦,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发展前景。

    算是赢家。

    而元朝,虽然在东瀛四岛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开疆拓土,赢得了进军美洲的入场卷。

    而且,由于当时航海技术的局限,目前还只有绕群岛进北美这一条航线。控制了东瀛四岛,就等于封锁了航线。

    也可称之为赢。

    但是,细想之下,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大宋。

    首先,拖延了蒙元入美洲的时间。而且,东瀛也按照赵维的预想,夹在大宋与元朝中间,成为第一道屏障。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而且是赵维现在还没意识到的。

    就是金泽文库中的那十几万藏书,那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其义意之深远,无法估量。

    ......

    元历,至元十九年夏六月。

    也就是伯颜攻破京都屠城的同一时间,赵维与叠山先生已经乘船回到了中原大陆。

    按理来说,赵维应该多留一些时日,起码要等后宇多天皇凉透之后再回来,以防有变。

    可是,一来,出状况的可能性不大;二来嘛,时间紧迫,不能在东瀛多呆了。

    因为按照原本的历史,距离文天祥被处决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其实,历史已经在赵维的潜移默化之下出现了偏差。

    忽必烈对南方的政策在转变,留梦炎在忽必烈心中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不似从前那般言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