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血头军逞威(第2/3页)  宋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种。

    于是,刘德柔也开始领了一口小钢炮研究了起来,主要是研究封装火药的药量和炮管口径。

    但是,这事让亦思马因和孙拱知道后,登时就不干了。

    “我们从炮膛里往出掏都掏不干净,你还要连包装往里塞?还让不让人活?”

    刘德柔当然不惯着,“我的任务是封装防潮,我管你好不好掏!不然怎么着?咱做个铁皮的封装,连你的残药一起兜出来?”

    “......”

    “......”

    亦思马因和孙拱当场石化。

    刘德柔无意之间的一句气话,却是帮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问题。

    对啊,我不让残药和焦炭进炮膛不就得了?

    弄个铁皮罐子把火药装在里面,一起进炮膛。打完之后,把罐子拿出来不就得了?

    刘德柔也愣了,说出一句更神奇的,”要是把炮弹也装进罐子,那火药自出坊到发射,都不用与外界接触。别说受潮,瓢泼大雨也不耽误打炮!”

    说干就干,三人又拉了几个大马士革铁匠入伙。

    于是,大宋朝的第一发炮弹,就这么诞生了。

    “......”

    赵维听完众人的“心路历程”,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也行!?

    对于一体式炮弹这种高端货,他想都没敢想过。

    因为不可能,后膛炮都还没影儿呢,你想什么炮弹?

    但是,这玩意就真真地摆在赵维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虽然很是简陋,可它确实是炮弹。

    弹头还是球形的实力铁丸,坐在一个与炮管内径相当的铁皮筒子上,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号的手枪子弹。

    因为还没发明出击发药的缘故,所以没有底火,尾部是一个铜钱大小的圆孔,用蜡封死。

    发射的时候,只要捅破蜡封,用导火绳在外部点火。

    亦思马因在旁得意地卖弄着,“殿下看这如何?除了解决了火药受潮,还有清理泡膛的问题,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稳定。”

    “每发炮弹填装的药量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炮卒多添或少添而产生偏差,打的会更准。”

    “而且,此物还一个最大的妙处,那就是......”

    “快!”赵维抢前出口,“一体式炮弹,最大的优点就是快。”

    省去了很多个步骤,射速不是原始前膛炮可以比的。

    按小钢炮的射速来看,打一发炮弹的时间,这玩意起码能射三发。

    这在实战中发挥出来的效用,可不仅仅是一门炮顶三门炮的问题。对敌方的压制性,简直就是颠覆性的。

    赵维抱起炮弹,比抱起自己儿子还亲,“好啊!好哇!”

    赞叹着,“诸公之事,乃为大德啊!”

    亦思马因等人挣了钱还被人夸着,自是心满意足。

    孙拱道:“幸不辱命,没有辜负殿下的期望。”

    刘德柔也是,“松了一口气,那我可以接着研究我的新式火药去了吧?”

    为了这个玩意儿,他新火药的研究扔了两个多月。

    赵维一听,却是微微皱眉。

    摸着炮弹,假意对亦思马因道:“这弹壳是一体浇铸,还是......”

    亦思马因一叹,“是工匠手工造出来的。”

    略有尴尬,“其实,铸造弹壳自是最好,有固定的模具,在尺寸上不用操心。可是,我们试过,铸造的弹壳还是强度不够,容易炸。”

    “要是炸在炮膛里,弹壳就卡在里面,炮就废了。可是手工打造,一是费时费力,二是每一发炮弹的尺寸都会有偏差,精度肯定不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