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9章 装孙子就彻底些(第2/5页)  大唐扫把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柳奭觉得这是三赢的局面,不禁大喜,当夜喝的酩酊大醉。

    第二日他便让妻子进宫。

    “陈王?”

    王皇后只觉得一道闪电击中了自己。

    “陈王的生母刘氏卑微,我若是说了要收陈王为假子,她岂敢说不?”

    王皇后大喜,“还是舅舅为我思虑周全,好!”

    回过头她就让人把陈王李忠叫了来。

    九岁的李忠看着和小大人一般,规规矩矩的行礼。

    “好孩子,过来我好生看看。”王皇后的眼中多了慈爱之色。

    李忠缓缓过去,有些怯意。

    “是个好孩子。”

    王皇后随后就去求见了李治。

    “陈王?”李忠不置可否的道,“朕好生想想。”

    ……

    “见过武阳伯。”

    算学内部士气高涨,贾平安一来就受到了近乎于追星般的欢迎。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受益匪浅,有人追着贾平安问道:“武阳伯,你先前说税法等同于国法,甚至是高于国法,为何?”

    贾平安止步,身后一群学生围过来。

    看着这些好学的学生,贾平安倍感欣慰,“不论是秦汉还是大唐,一国之基为何?”

    “武力!”

    这个答案靠谱,但贾平安只是微笑。

    “文化。”

    这个也靠谱,贾平安觉得自己教出的学生果然不凡。

    但……

    “一国之基在于税!”贾平安看过史书,一国崩溃,无不是从财政崩溃之始,“国要养军队,要养官吏,开战要给钱粮,遇到天灾人祸要赈灾……军队固然好,可若是财政崩溃,军队也会崩溃……”

    前汉倒在了天灾上,但根源是没钱粮。

    大唐后续实际上也是倒在了钱粮上。

    大宋好一些,但财政依旧在崩溃边缘。

    大明就更不消说了,连军饷都给不起,四处受灾也无钱粮周济,最终民变四起。

    可没钱没粮的根源是什么?

    “税若是收不上来,若是有人避税,钱粮就会短缺,当这股子风潮一起,前汉你等可还记得?”

    “记得!”

    “前汉黄巾之变为何?便是因为无钱粮,于是天灾之下百姓嗷嗷待哺,最后揭竿而起。”这便是一个死循环,可前汉果真没钱?有,钱粮都在那些人的手中。可那些人却不会出分毫去赈灾……”

    有人明白了贾平安的意思,说道:“武阳侯,若是税收的越来越少,遇到天灾大唐将会束手无策。朝中用钱也将捉襟见肘,如此……国将不国了。”

    这话没错。

    贾平安很是欣慰的道:“所以某才说税第一,若是税出了问题,就是在挖大唐的根基。”

    后续府兵制的败坏,一部分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而大唐最大的问题就是逃户。

    那些权贵和寺庙就是趴在大唐肌体上吸血的两大集团。

    大唐后续一路走低,最大的问题依旧是没钱粮。

    土地不断被兼并,户数增长缓慢的能让户部尚书想上吊,仿佛天下人都不生孩子不分家了。

    最后土地大规模集中在权贵和寺庙的手中时,这个大唐就病了。

    所谓的均田制也成了笑话,没土地了,怎么授田?

    但新生人口要土地耕种啊!

    这个矛盾无法解决,就算是没有安禄山,也会有王禄山。加之玄宗晚年昏庸好享受,一干宗室权贵比着谁的钱多,谁更奢靡,大唐不衰亡才怪。

    贾平安觉得黄巢哪怕有千般不好,唯一的好处就是把那些所谓的门阀给弄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