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谢安石(第2/3页)  东晋小军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刘牢之听了,忙上前拜见。

    谢安摆了摆手,笑道:“此子气宇不凡,莫不是制红糖,酿桃花仙之人?”

    刘建笑道:“不过是这小子胡闹罢了!”

    谢安抚须笑道:“一坛桃花仙风靡江南,一曲桃花歌传唱天下,如此人物岂能等闲视之?”他在东山隐居养望,这首《桃花仙歌》正合了他的心声,宴客行令之时,酒醉酒醒之间,这首歌是时常回响在耳边的。

    刘建拱手笑道:“他一个黄口孺子,懂得什么,先生谬赞了!”

    谢安望着刘牢之道:“这桃花仙歌,不知是谁人所做?”

    刘牢之笑道:“小子有缘,曾经得遇一名老道长,未蒙见赐姓名,这桃花仙酒和歌都是那位老神仙所传。不过依我看来,此歌虽然洒脱,却尽透玩世不恭的离世之态,实在是不值得我辈效仿!”

    谢安稍觉意外,轻轻摇了摇头。那边刘建已经怒斥道:“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竟在先生面前狂言!”

    刘牢之抗声道:“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岂能图一人清静享乐,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

    谢安笑道:“人各有志,岂可勉强?有些人愿意追名逐利,有些人愿意纵情山水,都是个人的志趣罢了!”

    刘牢之笑道:“先生如此洒脱,到底离不了俗世干扰。这不就从东山清静之地,跑到寿春的名利场中了吗?若先生早预世事,何会有今日之忧?”言下之意,竟是指责谢安自寻烦恼。只见他说罢冷笑两声,头也不回地去了。刘建在后面喝骂了两声,他也没有理会。

    刘建脸色铁青地向谢安致歉道:“犬子无礼,唐突先生了!”

    谢安笑道:“令郎真性情罢了!”说罢拿起盖碗,喝了一口,突觉有异,低下头仔细看那碗里:“这……是茶?”

    刘建笑道:“是啊。这是犬子制的茶,说是叫什么绿茶,我尝着还算顺口!”

    谢安笑道:“真佳饮也。此茶与时下士人喝的颇有不同,不知是什么缘故?”

    刘建瞪着眼睛,笑道:“我哪里知道!先生想知道,我把他叫回来问问!”

    谢安听说是刘牢之所制,暗道可惜,摆了摆手,示意刘建不用去叫了。有了刘牢之那么一出,谢安觉得有些话确实不好出口了。他思量半晌,方开口道:“谢家不幸,被朝廷委以方镇,如今竟被责以北伐重任。万石不同军务,还需诸将鼎力相助才是!”

    刘建心想,终于来了。

    他拱手道:“建自进谢氏军府,跟随谢镇西(谢尚)以来,凡三任十四年,始终尽心王事,忠心耿耿,不曾稍有懈怠。谢氏出征,建必奋力争先,以报谢氏知遇之恩!”刘建追随谢家已十几年,形同谢氏家将,本身也不愿意谢家倒霉,何况他听了刘牢之的话,知道即使此次谢万即使失败了,谢家也不会倒,这时候自然要表一表忠心。

    谢安见刘建没有像其他将领一样向他大吐苦水,非常的意外,也不禁有些感动,忙出声嘉慰了几句。

    谁知道刘建叹了口气道:“自谢中郎上任以来,不预兵事,诸将都惶恐不安,故此次北伐不可盲目自信,而是应该着眼长远,不但要全力争胜,还要预防失败,做好一旦失败,全军也可以有退路!”

    谢安悚然心惊,看起来刘建也不看好这次的战事。他不动声色地问道:“依将军之言,该当如何是好?”

    刘建正色道:“要北上河南地区,后路一定要保证好。渦颖之间正对的渡口乃是马头,军事重镇,需要派一位老成持重之将镇守,以安抚后方,督运粮草;若败,则能够接应大军,收拢溃卒!”

    谢安听得连连点头:“将军之言,老成持重!”

    刘建接着道:“此战若胜,谢氏必然声威大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