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四大文人(求订阅,求书评)(第2/3页)  虞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思永说到这里,忍不住干呕一下,对着东小姐说“实在令人作呕,东小姐你还是不要听下去比较好。”

    “无妨,反正路上闲的无事,你继续说说就是了。”

    “既然这样,小的就先把起比背给东小姐你听了。”

    刘思永背了之后,东小姐也觉得不对劲,询问说“这一比好像有些不妥。”

    “当然有不妥,他将天下不安定,完全归罪于北人,他们南人遵纪守法,明白事理,清正廉洁。北人完全就是自己杯弓蛇影,才会对南人有所排斥。”

    “接下来又说他们南人打下天下,不能不有权有势,只能怪你北人自己不中用,没有能力当官,只能在一旁嫉妒,造谣生事。”

    随良佐听到这里,摇摇头说“尤师鲁的心思未必如此。”

    “随兄还想要说后面吗?他倒是提出了一些套话。不过此文最后的马屁功夫倒是到了家。”

    说着刘思永将最后一段给背了出来。

    “抑臣所祈者:愿复古日御便殿之制。令大臣如唐虞君臣之论道,取章奏面相议订。谏官仍得于仗下封驳。则上下情通,南北道合,中外权均,宰相不仅以奉行为职,卿式不仅以署纸为能,则中心隐微皆可告语,而海荒万里如在目前,此古和衷之美也。又何远近百姓之风之不可同欤?”

    刘思永也给是东小姐解释了一番,这是夸虞朝的,唐虞君臣这里是夸太宗乃是尧舜,这个论道的目的就在于乾纲独断,自古和君王论道,基本就是听君王垂示,没有敢反驳的。封驳这里是加上制约,免得言官添乱。中外权钧是指中央地方两处平衡,让朝臣外臣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一言九鼎,天子独治。

    这一段就是虞朝治理天下的现状了,他如今好像是提出来,实际上就是夸赞虞朝的治理有术。

    刘思永说完,感叹说“此文的确是奇文,只不过如此丧尽天良,实在让人痛恨。”

    随良佐没有说什么,对着刘思永说“既然这一位不算,那么当今国舅归震川算的上一位吗?”

    “归震川自然算是,纵横捭阖,不离法度,意在文外,文藏意韵。”

    随良佐点点头,对着刘思永说“那么第四位是谁呢?”

    “区区不才,正是这四位。”

    刘思永厚着脸皮说着,随良佐听到这话,先是一愣,然后捧腹大笑地说“哈哈,刘兄弟,你倒是有趣,有趣。”

    “国朝文运有一石,我独占八斗,其他三人占一斗,剩下就是这些文人分了。”刘思永还是继续说这个厚颜无耻的话,随良佐拱手说“刘兄弟,愚兄劝你了,你别说了,愚兄我笑的肚子疼了。”

    刘思永得意地说“有一首诗说的好,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弟为我改文章。”

    随良佐实在笑不过来,东小姐随口说“文泉阁及第大学士,你还有一个弟弟吗?”

    “当然有了,他今年春闱是一个探花郎,好像是点了翰林院侍读来着?”

    随良佐看着刘思永说“咦,刘元任是你弟弟?”

    “是呀,我姓刘,他也姓刘,这有什么不对?”

    “没事,没事,只不过愚兄听说,刘元任的父亲乃是当朝小司马大人,难道刘兄也是小司马家的少爷?”

    “咳咳,没有想到这么快就露馅了,我要是小司马的儿子,那么我还闯什么江湖,整日在京城游手好闲,寻寻那章台柳,岂不美哉。”

    刘思永说到这里,握着随良佐的手说“随兄弟,你告诉我小司马的事情。”

    “你这是有想要冒充别人儿子了。”东小姐经过多日的相处,已经摸清楚了刘思永的性子了。

    刘思永脸一红,对着随良佐说“不不,这大丈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