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零八章横渠关学(第2/3页)  虞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都是因为释老错误的告诉他们,圣人可不修而至,大道可不学而知。

    因此,这些人不明白圣人的心,也不去追求圣人的事迹。没有见到君子的志向,就认为不必学习他们的文章。

    这样下去,人只会越来越痴笨,因此就会更加盲目信奉。

    张横渠将释老横行天下的原因总结之后,就针对这一点,开始立大本,斥异学。

    张横渠他以气破空,立有破无。他说释老自诩的以大道精微之理,实际上是以心为法,以空位真。

    为了反驳,张横渠以易学为根基,说天地乃是一个生生不息,创进不已的大红柳,这大化流衍是经过浮沉,升降,动静相感相而成,

    而释老不能存神知化,所以陷入了空和静,这就是不知道天地乃是造化,而非自化。

    除此了批判空无之外,张横渠也提出太虚即气,破除释老的天人二本。

    圣人听到这里,就有些摇头了,让林泉继续说说,林泉也知道,现在说到形而上的事,圣人若是没有思索过,自然很听懂,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

    这佛教以空为重,认为山河大地,不过是人的妄念所产生的幻象,佛教足以让人干兴趣就是生死问题,释家认为妄念造业,受生循环,堕入轮回之中。

    而太虚即气就是说,生气不过气的聚散,没有所谓的生死轮回,自然也没有长生不死。

    圣人听了之后,拍案而说:“若横渠先生生于昭宁之间,世宗圣德何有所亏?”

    林泉听到这话,不以为然,仁皇帝佞佛,朝中大臣又不是没有阻止过,而且张横渠可不是什么勋贵,怕事想要当官都难。更不用说什么劝谏仁皇帝,让仁皇帝远离释老了。

    不过林泉见圣人这么说,也松了一口气,他虽然有所耳闻,这位圣人和自己父亲一样,信奉仙真,如今看来,圣人还是知道分寸。

    “自从浮屠道传入中原之后,千载之间,未有人能驳之,张横渠何以能立此心,驳邪说?”

    圣人很好奇,张横渠是如何成为大儒的,还好这个林泉知道,林泉说“横渠先生大其心则能体天之物。”

    林泉解释,这个大其心,就是合内外,一天人。民胞物与就是大其心的表现。

    这民胞物与就是认为天是父亲,地是母亲,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是一家人,其中君主是嫡长子。大臣是嫡长子的家相。

    那些年老的,是自己的长辈。那些幼小的,是自己的晚辈,那些鳏寡孤独废疾,都是自己的兄弟,所以要护他们,照顾他们。

    林泉见圣人没有兴趣了,也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个观点,基本还是人饥己饥那一说法,只是张横渠将这其中的原因说了出来。

    很多儒生只是知道仁者人,但是为什么要人,却不知道。儒家经典也很少说,而张横渠就解释了这个问题,天下人既然是一家人,那么自然要相亲相了。

    林泉说完,圣人对着林泉说;“今所见,横渠先生学问,有益后学,朕将其学传之国学,不知道何书妥当。”

    “臣认为,自然是二铭,此二书,明道先生书之学校东西二厢之上。故曰二铭。东铭原名砭愚,而西铭原名《订顽》。”

    圣人许了,让人将二铭刻国子监,让诸生研习。

    接下来圣人也没有为难林泉,知道林泉对于张横渠所知有限,鼓励了他一番,然后让他下去了。

    林泉回到家中,又一次汗流浃背,袁丽华让林泉换了衣服之后,对林泉说;“相公,圣人又考校你学问了。”

    林泉点点头,告诉袁丽华说:“圣人是准备要将五子之学再传承下去。”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好事?或许吧。”

    “夫君,你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