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前奏(第2/4页)  大晋皇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终还是同意了。

    过了这件事,赵王想起什么,又说道:“你的家奴护卫都死了,过些日子你再挑几个好的一起带过去。”

    “不用了。”姜承枭笑着道:“既然是出去历练,那么自然要自己一个人维持家计,若是坚持不下去,我一定会回来的。”

    赵王轻轻颔首,“也好,你自己拿主意。”

    出府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商议关于成婚的事情。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郑氏与乐平的情绪都不是很高。赵王也知道什么原因,他便开口道:“不用管外面的流言蜚语,长孙家那位姑娘宫里面太医检查过,你不要放在心上。”

    郑氏并没有将他的解释放在心上,若不是暖阁人多,她一定会好好与赵王掰扯掰扯。

    “日子定下了,下个月初三,一应流程都有人负责,到时候青雀做好新郎官就行了。宾相为娘给你找了几个人,你看看哪个与你关系好,为娘让人请过来。”

    郑氏一旁的婢女走过来,递上一份书文,上面写满了名字。所谓宾相其实就是伴郎,不过称呼不同而已。

    郑氏给他的名单中,他看见了不少熟人,尉迟敬,宇文智及,宇文化及……郑如意,虞庆则。

    这份名单上的大多是京中显贵子弟,不过姜承枭没打算请这些人。尉迟敬就不说了,他能来就算是大度的,宇文化及兄弟直接抹掉,他请谁也不可能请他们。郑如意和虞庆则倒是没问题,这两个人关系还行。

    “阿娘,郑如意何时进京的?”姜承枭记得不久前还在郑家村吓唬他来着。

    郑氏道:“刚来没几天,秋猎你们出去那一天他曾过府拜见。听你三舅舅说,你们二人相处的还行。”

    “嗯,如意兄学识渊博。”姜承枭又将目光放在虞庆则这个名字上,问道:“阿娘,虞庆则,孩儿记得他不是回江南了么,何时回来的。”

    虞庆则是这具身体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因为他乃是闻名大晋的书法家虞世南的儿子。虞世南是姜承枭的授业恩师之一,正是因为他随着虞世南学习书法,写字功底才会突飞猛进。

    郑氏道:“前些日子为娘与虞家夫人闲聊时得知的。”

    姜承枭点点头,道:“那这次便麻烦如意兄与庆则了。如意兄那边劳烦阿娘代为通知,庆则便交给我去亲自邀请,正好我也要邀请虞师同来。”

    “好。”郑氏自无不可。

    婚事其实也没什么商量的,前期的工作基本上赵王府已经都做好了。

    大晋成婚讲究三书六礼,极为周全。所谓三书,就是奉行六礼应备有的文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是男家交予女家的用作确定婚约的书柬,这个赵王府前天就与长孙家弄得周全。

    礼书是女家详细列明过大礼时的物品和数量的书信;迎书则是迎亲当日,男方送给女方的书柬。而六礼则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礼节。

    纳采即提亲,问名则是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这两项主要由男方请的媒人负责。

    纳吉又称过文定,男家会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推算双方是否相配,以决定这婚事是否吉利。姜承枭与长孙氏二人可能是真的有缘,八字算出来的结果十分好,让两家人都颇为意外。八字相合,这门亲事也就定下来了。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又称过大礼。女家接受男方的聘礼,称之为许缨。赵王府作为财大气粗的王府,自然给了很多的好东西,给足了长孙家的面子。

    请期又称择曰,即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这个基本不用问,本来就是皇帝赐婚的,直接省略。

    最后就是亲迎了,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六礼已毕,就意味着完成了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