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节:南京城下(三)带兵的人(第2/3页)  流浪在南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他得知和他同时穿越到1645年还有其他敌对势力,只有尽快平定战乱,发展实力,才有机会完成木马计划。

    暂时不想那么多,脑海里忽然想起了郑成功,这个赫赫有名的国姓爷,此时正在父亲郑芝龙的麾下。

    郑军主力是海盗军团,除去核心海盗和卫队,其他军队都是拼凑而来的杂牌军。

    这时候仍以郑芝龙为首,不久后他拥护南明隆武帝登上历史舞台。

    隆武帝属于较有励志一位藩王,奈何个人的努力,在强大清军面前被碾得粉碎,两年不到就被清军消灭。

    秦楚又算了算时间,如果没有记错,闯王不久在湖北战死,但是他的部下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在侄子带领下投入湖南何腾蛟跪下,继续抗清,最终也是因为内讧,导致失败。

    内讧是南明失败的最大因素,种种原因导致抗清势力整合不到一处,从而被清军逐一击破。

    想着这些事情,心里就是一阵堵,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

    出去转转打探周围的环境,将纸甲穿戴好,提起雁翎刀,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干草。

    房门吱嘎被推开了。

    十几个士兵手持三眼铳依次进来,站成两排后,一个将军悠悠迈着八字步走进来。

    军官身宽体旁,和身边羸弱士兵形成鲜明对比。

    秦楚也不知道这个年代军队中的规矩,也不想冒昧这位军官,干脆就昧着良心,弯着腰下来对着军官就是一顿拜。

    将军正是靖国公黄得功部将马得功总兵,下属千总汪平,昨晚就是他的人叛逃,导致手下兵力不足三百人,正准备换防到芜湖荻港,和水军共同抵抗清军。

    汪平早年跟随黄得功南征北战,镇压大顺军和张献忠部,历经大小数十战,不曾退却,可他没有想到,清军实力竟然如此强悍。

    清军入关后,所部所被调往江北,经历了大小战斗后损失惨重,昨晚叛逃事件后,实力更是受到了极大削弱,精锐家丁仅剩下十余人,副千总战死,几个把总,旗长皆死。

    汪平哪见过这般夸张示好,平日苦哈哈的士兵见到他无不是跪倒在地,今天这个纸甲兵竟然弯着腰一拜再拜,好生稀奇。

    他也算得上有良心,昨晚不是秦楚奋力厮杀,就拿不到三个鞑子人头,也领不了兵部的奖赏。

    提起这奖赏,汪平心里就是一阵痛骂,这郎中刘成治竟然只给这些东西,这有甚用?

    他将赏赐的一堆无用东西全部分给家兵,五把没有铁锈的腰刀,十串铜钱,还有十块大饼。最需要的粮食,就给这么丁点,这也印证南京城已经失去了外部救援,粮草告急。

    “壮士,你是哪个卫的?”汪平所部今晚就要换防芜湖,而他的家眷都在南京城郊区,今晚也一并撤离到芜湖。

    虽然他这个千总很落魄,可内心仍旧向着朱家王朝。和他的顶头上司黄得功一样忠心耿耿,铁了心和清军斗到底,决不投降,在他治军下,麾下这群破烂士兵也不做软骨头。

    秦楚也不知道他是哪个卫,干脆直截了当,说自己是南逃难民,从小习武,练得一手拳脚。被鞑子恶行所激怒,前些日子干脆趴下战死明军铠甲,一路上杀过来,只要是碰到落单鞑子和剃发汉奸就杀。

    汪平眼珠子转了转,思来想去也懒得辨别秦楚身份,秦楚胆识和勇气他颇为欣赏,昨晚和鞑子打得有来有回,更是在剃发的叛军中将鞑子人头砍下,有这股心气劲的人不多,武功比其大部分家丁还要勇上几分,便有心将秦楚纳入麾下。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起来秦楚的姓名。

    “小人姓秦,单名楚。”

    汪平点了点头:“秦楚,本部今晚进驻芜湖,你是否愿意随我一同前去?”

    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