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左部帅(第1/2页)  大汉昭烈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广袤平坦的大草原上一片安谧祥和,然而,空气中淡淡的血腥气味又让这夜晚显得没那么平静。

    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土岗上,几名汉军士卒正围坐在篝火旁,火苗不断跃动,将半扇肋排烤得滋滋作响,包裹在骨肉之外的油脂不断融化滴落,使篝火燃得更旺,肉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就在不远处,七八匹战马被拴在矮桩上,低头咀嚼着自己移动范围内的野草,夏天的草没有秋天的有嚼头,但鲜美多汁,更受战马喜爱。

    “我还是第一次吃马肉呢。”一名年轻士卒咽了口口水。

    “我们这是没赶上打仗,真上了战场,那些受了重伤的、死了的战马就都是军粮,上过战场的老兵差不多都吃过。”另一名青年接过话头,此人颌下光洁,唇上也只有淡淡的短须,看上去同样很年轻,但说起话来就像什么都见过,其余众人也对他很服气。

    “刘大哥,这又是你家长辈讲的?”有人笑着问道:“北方边军战马多,吃过马肉不稀奇,南方军队以步卒为主,难道也都吃过马肉?”

    “这你就不懂了,行军作战,无论是运输粮草还是随军辎重都少不了骡马,这些牲畜力气大,耐力却差,真要像人一样日夜兼程长途跋涉,没多长时间就累死了。”之前的青年从容解释道:“据说前两年征西将军攻打汉中,光是从子午谷运送粮草就折损了几千匹驮马。”

    “不愧是将门之后,单是这份见识就超出我们不知多少。”众人齐齐叹道。

    自从章武二年,朝廷重新在并州北部设置郡县,用减免田税、分发牲畜等优惠政策鼓励内地民众迁徙实边开始,无数百姓便扶老携幼地北上,短短数年,便在阴山与黄河之间的原朔方、五原、云中等地重新建立了一系列城池,使这片水草丰美之地再一次焕发出文明的勃勃生机。

    这几名士卒就都是在边塞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大多出身平平,年纪轻轻便从军戍边,说是保家卫国,但也难免存着马上取功名,光耀门楣的心思,平日里最让他们感兴趣的,就是本朝诸多名将的故事。

    刚才说吃马肉那个就是他们这一什的什长,此人名叫刘志远,祖籍幽州涿郡,据说家里长辈在军中有点关系,来到云中戍边之后就当上了什长,一开始还有人不服,但这人文武双全,很快就折服了麾下的士卒,加之他仗义疏财,俸禄赏赐都分发给部属去补贴家用,遇见谁有难处都出手相助,在所属的百人队中也是颇有人望。

    每逢例行的出城巡逻,就是其他士卒最欢乐的时候,因为刘志远口才好,见识还广,总是有说不完的新鲜事,讲起本朝名将的事迹更是如数家珍,把这些边地儿郎们听得是如痴如醉,恨不能早生几十年。

    “刘大哥能知道这么多军中内情,家中长辈一定是高官名将,却为何要来到云中这苦寒之地,跟我们这些乡野村夫一起吃沙子?”一名士卒不禁感慨起来。

    “刘大哥弓马娴熟,还经常给我们讲兵法,肯定是将门之后,家学渊博,搞不好刘伯父就是将军呢。”

    “上次刘大哥不是说了吗,他还有两位叔父参加了讨伐江东之战。”

    其余人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后齐齐转向刘志远,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好奇。

    “我家里就是靠军功起家的啊,之前不是都说过了?”刘志远一脸无奈地说道:“瞧着点火,肉都快糊了。”

    被他这么一打岔,众人把注意力转回到散发着香味的马肉上,不多时候,便将一整块肋排分食殆尽。

    这个时候,火堆旁边两三丈远的地方,突然响起了几声呻吟,一个被捆得结结实实,活像个粽子的家伙悠悠转醒。

    “哟,终于醒了。”刘志远下巴一抬,便有人将那个家伙给拖到了火堆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