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你说厉害不厉害(第2/3页)  大汉昭烈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家之所以能垄断经济和政治,就是因为他们首先垄断了知识,可以做官。普通人家若是没有关系网,就很难获得求学的途径,即使侥幸遇到名师赏识,再摸爬滚打上许多年,也最多能谋个位高权轻的官位来安慰自己,安慰世人。

    比如卢植,他就出身普通人家,纵使满腹经纶名满天下,但最多是在朝廷中做个尚书,根本插手不到那些真正具有实权,可以荫庇子孙的官位。

    就拿前些年来说,位于扬州的庐江和九江二郡发生叛乱,危难之时被派去担任太守平叛的正是卢植,可叛乱一平,他就被某些人捣鼓得回到洛阳担任尚书,根本没有在地方扎根的机会。

    汉灵帝刘宏也不是没想过削除世家对知识的垄断,早在十年前,他就让宦官派在洛阳鸿都门建立堂室,创立了鸿都门学,这所中国乃至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和世家把持的太学截然相反,鸿都门学招收的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学习内容也不是经学,而是书法、辞赋,一时间声势鼎沸,学生多达千人。

    但是,一个昏庸的皇帝,驱使一群目光短浅的宦官,建立一座文艺专科学校,培养出一千多名书法家和小说家,就想要动摇世家的根基,无疑是蚍蜉撼大树,极度可笑的行为。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搞土改,发展集体农业,让百姓在经济上不必依附于世家豪强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多建学院,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让整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有机会读书识字,都有上升通道,让世家子弟不能那样肆无忌惮,依仗家族的权力来瓜分本属于全部国民的资源。

    在近两千年后,一位开天辟地的伟大人物就是这样做的,他从人民中来,最终又投身到人民之中,彻底摧毁了把持文化数千年的蛀虫阶层。

    张焕笑嘻嘻地说道:“这话说得在理,玄德你是没看见这半年来辽东人求学的盛况,连三五岁的孩童都整天摇头晃脑地背诵之乎者也,只不过卢植先生一走,那边的学院就只剩下些当地的文人,恐怕撑不起来这个摊子。”

    “那也没办法啊,咱们一群小年轻,威望根本不足以掌管幽州之地,没有先生坐镇怎么办?”刘备也有些苦恼,辽东现在有百余万人口,并且对刘备无比拥戴,这就是以后争夺天下的基本盘,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但他现在实在是不能不依靠卢植,只能把那边先放一放了。

    卢植对此也有同感,不由得叹息一声,“可惜蔡伯喈留在洛阳了,要不然他在辽东肯定没问题。”

    刘备也想起来这一茬了,“蔡先生不肯来辽东?”

    “他相貌异于常人,一进洛阳就被官员认出来了,朝廷拜他为国子祭酒,希望能把我们当年没完成的东观汉记给编写完。”卢植又是遗憾又是羡慕地说道:“那可是从班固开始的大工程,几代人都曾为之努力,当年我和马日磾,蔡邕和杨彪等人齐聚京师共同编纂,可惜遇到党锢之祸,便不了了之,这次若是蔡邕能将其完成,也算是一大盛举。”

    在文人心目中,能够参与一个朝代的史书编纂,乃是可以传扬后世,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份荣耀,根本不是建一座学馆,教几个弟子可以相提并论的,蔡邕要是放弃了这次机会,那才是脑子有坑呢。

    “先生当年也曾求四处学,就没有同窗好友什么的?如今天下盗贼四起,不如将他们都请到辽东去传道授业。”刘备还不甘心,他如今是认准了卢植的关系网,一心想要招揽些有学问的人。

    卢植一想也对,指着刘备笑道:“你这竖子,整天就想着使唤老夫,等等,哎,确实是有好的人选,老夫怎么把他给忘记了!”

    刘备和张焕见卢植激动地几乎掀翻桌子,连忙开口问道:“先生,是何等人物能把你老人家激动成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