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期待(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经在各州郡张榜通告,动员百姓到海对面那边拓荒、定居,朝廷会对开荒者免五年租调,还会给予大力支持,提供铁制农具、种子,租借耕牛,还会帮忙盖房子。

    这一消息,已经在各地引起广泛关注,而海港处的苦力们对此议论纷纷,许多人动了心,想要去海对面闯一闯,但也有人心存疑虑,觉得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大家都在担心,担心官军日后在海对面待不住,到时候兵马撤回来,拓荒的人们就白忙活了。

    不过现在苦力们是切身体会到官府在海对面大兴土木的决心,无数的砖瓦、木材在海港装船,运往海的那一边,而每日都有大量煤炭装启运,据说要为海那边的几座新城过冬做准备。

    苦力们目不识丁,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越来越繁忙的海港,让他们感受到官府好像没有骗人。

    如今是夏天,官军在海对面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于是许多人动了心,到官府那里登记,随后登上海船,前往海对面拼一拼,而大部分人依旧在码头上做苦力,再观望观望,想等到来年再说。

    钟声响起,上工的时间到了,苦力们喝完手中碗里的茶水,纷纷涌上码头,在工头的指挥下忙碌起来。

    人去茶凉的凉棚里,身着便服的杨玄感站起身,饶有趣味的看着码头,看着忙碌的苦力、堆积如山的煤炭、一箱箱的砖瓦、木材,看着一袋袋粮食、水泥,还有不计其数的物资。

    黄城,是莱州长广郡郡治,位于大海之滨,自古就是一处大港,如今是北洋贸易公司的一处重要贸易港、物资输出港,一年到头源源不断的向外输送煤炭和砖瓦、水泥。

    煤从哪里来?当然是黄城本地来,数年前,黄城郊外发现一处巨大的煤矿矿脉,北洋贸易公司随即组织人手进行大规模开采。

    黄城有了充足的煤,自然就有了蒸汽抽水机,冬天还有暖气,而以煤粉烧砖、瓦的砖瓦厂也陆续出现,最后,连水泥厂都有了。

    杨家和许多长安权贵一样,在北洋贸易公司有股份,算是股东之一,虽然他们不是大股东,但可以方便的知道北洋贸易公司的大概经营方略。

    所以知道黄城大兴实业,有许多煤矿、砖瓦厂、水泥厂,这都是为了日后大规模海外开发做准备。

    譬如为耽罗岛提供大量砖、瓦等建材以及燃料,譬如为贸易据点海参崴的建设做支援,但北洋贸易公司的股东们,都觉得公司在黄城投入如此之大的人力物力搞开发不划算.

    做海贸的贸易公司,搞煤矿、砖瓦厂、水泥厂做什么?

    在海外野人的地盘上筑城,就地取材即可,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么?

    现在,杨玄感知道答案了,北洋贸易公司如此经营黄城,建设耽罗、海参崴只是其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协助朝廷经营辽东半岛。

    莱州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顺风时,海船走一个单程只需两日不到的时间,而“产能”充沛的黄城煤矿、砖瓦厂、水泥厂,现在就能为辽东半岛上的大兴土木提供强力支持。

    这不是杨玄感自己的臆测,他作为观军容使的佐官,和其他人员一道从辽西乘船横渡大海,半路就在旅顺靠泊,然后南渡莱州黄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他只叹天子布局之精妙。

    旅顺,晋时的马石津,如今变成一处巨大的工地,大量建筑拔地而起,而海港的规模也急剧扩大。

    来自黄城的砖瓦、水泥,让旅顺城快速“成长”,这距离北洋水师收复马石津,还不到两个月时间。

    如今的黄城港,就是一个巨大的物资启运港,输送着大量物资,支撑旅顺的快速建设,杨玄感亲自目睹了海面上千帆往返南北的壮观景象,心中震撼之余,不由得期待非常。

    朝廷如此精心策划,将来的辽东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