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二章 知音(续)(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蒸汽锅炉输出的转速‘变大’,这就涉及一个技术参数,名为‘速比’,太子应该跟你说的。”

    “呃...啊...是啊...”尉迟炽繁有些尴尬,很明显,她没记住儿子宇文维城对齿轮箱的介绍。

    宇文温见状,讲解欲瞬间爆发:“速比,就是速度比,确切的说,是齿轮和齿轮之间的转速比...”

    他开始提笔在白纸上画草图,尉迟炽繁认真的看着。

    却见宇文温画了几个齿轮组合和装置的草图,开始讲解何为齿轮组的速比。

    “杠杆原理你是知道的,由直径不同齿轮组成的齿轮组,同样可以组成杠杆系统,要么可以省力,要么可以省距离,而齿轮组同样可以变换转速...”

    “你看,和蒸汽机传动轴同轴的齿轮名为主动轮,而这个与主动轮咬合的齿轮和螺旋桨同轴,是为从动轮....”

    “主动轮有四十八齿,从动轮有十二齿轮,那么,当主动轮旋转一圈的时候,从动轮已转了四圈....”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蒸汽机传动轴的转速,经过这个齿轮组的传动之后,放大了四倍,譬如主动轮是每分钟二十转,传到传动轮,那传动轮的转速就是每分钟八十转。”

    “传动轮和螺旋桨同轴,所以螺旋桨的转速也是每分钟八十转,如此一来,传动轴转速慢的蒸汽机,一样能让螺旋桨快速旋转。”

    听到这里,尉迟炽繁来了兴致:“那么,模型船中的螺旋桨不是转得很快么,然而把模型里的蒸汽机放到大船上,又如何推动得了?”

    “这问题问得好。”宇文温又画了几个草图:“螺旋桨的推力,和转速有关,也和螺旋桨的尺寸有关。”

    “船模的螺旋桨,只有指甲盖大小,分量很轻,而真正要实装的船用螺旋桨,按照计算,直径至少有..”

    宇文温拿手比了比尉迟炽繁的脖子:“从脚到一个人的脖子,大概有那么高。”

    “这样的螺旋桨,有四个桨叶,为了确保耐用,必须用精铁制作,譬如用模范铸造成形,其分量肯定不轻,蒸汽机要驱动沉重的螺旋桨,即便有了齿轮箱的帮助,其出力也得足够大。”

    “让一个纸风车每分钟转一百次,和让一个重数百斤的铁制螺旋桨每分钟转一百次,所需要的力量千差万别。”

    “蒸汽机要给力,齿轮箱也得耐用,速比的放大,全靠齿轮来完成,如果齿轮的齿强度不够,很容易损坏,那么整个齿轮箱就无法正常运行,起不了升速的作用。”

    “齿轮要耐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料十足,然而用料越足齿轮越重,转动起来就越困难,那么蒸汽机在带动螺旋桨转动的时候,还得额外消耗动力来转动齿轮。”

    “蒸汽机的动力很宝贵,能省则省,所以,实心齿轮是不行的,要适当镂空以便减轻重量,但在有效减重的同时,还得确保强度,这也是技术难点。”

    宇文温滔滔不绝说了许多,因为尽量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原理,所以尉迟炽繁大概听得懂,也听得入了神。

    其实她并不关心什么“螺旋桨推进器”,只是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

    只有这样,她才能成为宇文温的“知音”,成为被对方需要的人。

    宇文温也很享受向妻子做“科普”的感受,继续说下去,开始畅想未来:

    “眼下快入冬,而太子牵头的‘项目组’,现在也有了突破,螺旋桨推进,距离实用化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说不定啊,再过几年,火轮船的明轮都能换上螺旋桨,如此一来,船能走得更快。”

    “长江上的明轮船,逆水航速已经到了二十里每小时,如果改成螺旋桨,目标是至少达到四十里每小时,届时从广陵到江陵,两千多里水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