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乐浪(第2/4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作火炬,为下游河面越来越多的周军战船指明了方向。

    。。。。。。

    浿水南岸,初具规模的周军壁垒处杀声震天,围绕这座壁垒爆发的攻防战已经持续两日,高句丽军想要将这周军据点拔掉,却始终未能攻入壁垒。

    沿着浿水而上的周军,先以水师逼近平壤,在这浿水南岸立寨,而陆上兵马沿着北岸进军,不久也将来到对岸。

    高句丽军试图赶在那之前把南岸周军打退,然而强攻之下未有尺寸进展。

    各种进攻手段都用上了,却在周军更多的防御手段面前一筹莫展。

    眼见着浿水下游又有船队过来,高句丽一方鸣金收兵,战场渐渐归于平静。

    激战结束,周军主将王熙巡视壁垒,看着疲惫的将士,看着接受军医治疗的伤兵,又看看壁垒外的旷野,松了口气。

    兵法有云“半渡而击”,他所部兵马,作为登陆先锋,必须扛住敌军的反扑,在浿水南岸站稳脚跟,然后等待后续兵马抵达。

    万般准备之下,他和部下成功守住壁垒等来援军,如果扛不住,他就要全军覆没于此。

    死在自己祖宗的故土,乐浪。

    想着想着,王熙看向四周,看着这陌生的山山水水,一时间不知该用什么词语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将近三百年前,中原纷乱,盘踞东北一隅的高句丽趁机进攻晋时乐浪、带方郡故地,当时的乐浪太守以乐浪、带方二地对抗高句丽军队,后在属下乐浪王遵的劝说下,带领百姓西迁投奔慕容燕国。

    燕国在辽东侨置乐浪郡,安置这些东来的难民。

    而出身乐浪王氏的王遵,其后代繁衍生息,乐浪王氏子弟,在燕国灭亡后,又成了魏国治下百姓。

    许多年后,乐浪王氏的子孙之一王罴定居于魏国边疆武川镇,有一个女儿王氏,嫁给武川宇文肱,王氏生了四个儿子,是为宇文颢、宇文连、宇文洛生、宇文泰。

    六镇之乱爆发,改变了无数六镇军民的命运,王盟和外甥们转战各地,最后来到关中,安家落户。

    东西魏对立,身为舅舅的王盟,作为亲党,是外甥宇文泰最可靠的臂膀之一,而他的儿子王励,在东西魏沙苑之战中力战而亡。

    王盟的另一个儿子王懋,娶贺拔岳之女为妻,生四女,一女王氏嫁给尉迟迥之子尉迟顺,为其生下女儿尉迟炽繁、尉迟明月。

    王懋又得庶子王悦,王悦于保定年间去世,留下二子,即王康、王熙。

    彼王熙,便是此时身处浿水河畔的王熙。

    作为宇文氏的臣子,继续征战。

    自大象二年来的变乱,王氏作为宇文氏的亲党,同时又是尉迟氏的亲党,所以当两家翻脸时,夹在中间的王氏里外不是人。

    当年宇文氏内部晋王党和帝党的纷争,王氏站在晋王党一边,所幸后来未遭清算;

    而当宇文氏和尉迟氏决出胜负后,“附逆”尉迟氏的王氏,运气依旧格外的好:王熙的表妹尉迟炽繁,是时为西阳王的宇文温之王妃。

    靠着这关系,加上王熙并没有真的“助纣为虐”,所以躲过了清算,赋闲在家,后来得朝廷任用,到个寻常小州当个悠闲刺史。

    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未曾料他的表妹夫成了天子,表妹成了皇后,另一个表妹成了宠妃,而表外甥成了皇太子。

    这一下,王熙的安稳日子过不下去了。

    作为皇后为数不多的亲族,王熙本该走运,好歹沾沾光,然而他可不想沾光。

    尉迟皇后因为家族关系,身份敏感,许多人担心这个尉迟氏的“余孽”要翻案,所以朝野内外隐约有一股废后、废太子思潮,但没人敢和天子对着干,于是王熙这个“外戚”,成了扳倒皇后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