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冷热可知(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度,读数在三十六度半到三十七度多一些之间。”

    人的腋下体温在三十六度至三十七度左右。宇文温让二人测自身腋下温度作为检验温度计准确度的方法,说实话是粗糙了些可在这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已经算是跨时代的了。·

    他小心的拿起这根凝聚了手下数月心血的温度计仔细端详着,得益于先前制作‘琉璃饰’和‘琉璃镜’的手艺,这根温度计‘样貌端正’做工精良,上面的刻度按照之前的方法刻好,量程为-1onetbsp;‘冷暖可知。’宇文温心中说道,‘为了你,我也耗费不少心血啊...’

    温度计,化学实验以及工业、农业、种植、养殖业都需要的东西,制作这东西宇文温除了‘投资’以外还兼职科普:他给张乙满和胡三子以及林有地科普什么是温度。摄氏度,冰点,沸点、内径、真空等等‘科学名词’。

    然后他终于知道什么是对牛弹琴:这仨完全听不懂,冰点即是水结冰时的温度、沸点是水烧开时的温度容易明白。阿拉伯数字是早就教过的还能接受可那什么真空就完全不懂,说了半天口水都说干之后他只能放弃让对方先摸索着弄。

    温度计对于攻城略地没什么大用但对于民生的用处很大所以宇文温还是不惜代价弄了出来,而接下来胡三子拿出的另一个东西也是和温度计配套使用的玩意。

    “郎主请看。”胡三子将一个木盒打开从中拿出一个木制圆盘,那圆盘上有一个指针其针尖部分盘面上刻有一个与指针圆周相同的弧线,弧线上刻着刻度。

    湿度计,确切的说是毛湿度计。宇文温根据自己读小学做‘科学小能手’时的记忆让胡三子做出来的湿度计,原理很简单:

    人的头有一种特性,它吸收空气中水汽的多少是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而毛的长短又和它所含有的水分多少有关。利用这一变化即可制造毛湿度计。

    头谁都有够长就行,为了确保头对湿度感应的灵敏度可以用碱水脱脂,将数根头为一束绷紧,一头固定在容器里而另一头则固定在指针末端。当头因为湿度变化膨胀或收缩时便会牵动指针直接在刻度板上转动。

    当空气完全干燥时,指针所指的位置为o。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指针所指的地方算作1oo,原理和结构很简单所以胡三子很快便制作出了毛湿度计。

    有了湿度计后最关键的是标定刻度。对于这个问题宇文温没有精确的办法只能是让胡三子土法上马:在一个木箱里铺满石灰然后把湿度计放到里面盖好盖子,过一会打开读数此时指针的位置便是湿度o。

    至于湿度1oo的确定则是做一个侧开盖的木箱内侧有多湿弄多湿,里面放一盆已经沸腾冒水蒸气的水,将湿度计放进去后关上箱子过一会打开读数此时指针的位置便是湿度1oo。

    确定刻度盘上弧线的这两个端点后将其均分为1oo个刻度,如此一来一个‘粗制滥造’的毛湿度计就算是完工了。现在有了堪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那么粗略的环境二要素:温度和湿度便能够测出来,这对于开展一些工作十分有用。

    例如酿酒,酒料的蒸煮、冷却、酵时有了温度读数那就直观许多,没有温度计的话具体温度只能靠经验来感觉而经验只能是师傅教,没有直接的理化参数只能靠代代传一旦中间天灾**便会断代。

    另一例是养蚕,要想蚕茧高产优质那么在养蚕过程中掌握并调节各龄蚕儿的适宜温湿度,宇文温对这方面一窍不通但温湿度计推广开了以后至少农户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控制温湿度在合适的阶段。

    “做得不错,明日到账房领赏。”宇文温满意的说道,眼前这两个小子虽然是自己的仆人但他依然不吝于奖赏‘技术人员’。

    “多谢郎主。”

    “温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