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所见(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谢客官惠顾。”

    黄州书籍价廉物美,果然名不虚传,而交易又方便,李纲此次出门,随从带的是“流通券”,这东西虽然是纸质如同纸条般,但在西阳城里可是能当钱使的。

    面值高,重量几乎可以不计,折上几折也不会断,收在兜里轻轻松松逛街,满街都是书,一不留神就要花光了。

    李纲留意过,西阳城里只要是交易额度达到一定程度,买卖双方用的都是流通券,那种满载几车钱帛做买卖的情景,在这里是看不到的。

    薄薄一张纸居然能有如此信用?

    想起当年,周国发行的“永通万国”钱,制作精美用料十足,号称一当五万钱,结果呢?隋国发行的五铢钱,同样不能如此。

    没有感慨太多,李纲走出书肆店门,伙计见着他的随从提着书十分吃力,便问是否需要帮忙送到宅邸:“客官放心,城内送货不收费用。”

    “不必了。”

    李纲让这名随从提着书先回去,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王府长史,免得下次过来时有“特别优惠”,他既然要求宇文温遵守法度,那么自己首先就要行得正坐得直。

    自己行为不端,却要求别人循规蹈矩,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让一让,请让一让!”

    前方书肆,一队马车装货完毕,缓缓行驶起来,车轮压在青石路面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李纲瞥了一眼,发现每匹挽马的尾部,都挂着一个布袋。

    这叫粪袋,当然是用来装马粪的,也是西阳城街道能保持相对干净的原因。

    回想起长安城大街上那些马粪,李纲就觉得无奈,天下城池都是如此,大多数是泥土路面,避免不了被各种牲畜粪便污染,一到下雨天,遍地泥泞恶臭难闻。

    汉沔地区因为多雨,这种情况更是常见,而西阳城却有些特殊,为了防止马粪污染路面,采取了挂粪袋的办法。

    不能根绝,但好歹缓解许多,又有人扫大街,加上青石地面,可想而知下雨天也不会那么泥泞难行。

    “郎主,时候不早了,是不是先回去用午膳?”

    “不,找个酒肆坐坐。”

    李纲在书肆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上午,但他没有放弃最初目的。

    昨日查账没发现问题,但李纲不敢偏听偏信,他要到城里转转,听听城中百姓对西阳王宇文温的看法,毕竟宇文温治州多年,名声如何一问就知道。

    当然他不可能见着人就问:西阳王是否强抢民女,只能行走街头,听听街谈巷议。

    骗一个人很容易,骗一群人也很容易,在某个时间段骗一群人不是不行,但是绝对不可能长期骗一群人,李纲担心宇文温演戏给他看,所以要走访黄州各地,确定这位西阳王的名声到底如何。

    如果没问题,那就好,如果有问题,他就得据理力争,不能让西阳王再继续“走岔路”。

    所以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南方百姓好茶,那么茶肆或酒肆必然要去,客人们胡侃瞎侃之际,会透露出许多有用的消息。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李纲路过书肆街,就差点出不去了。

    黄州书肆的名号,他已听说过,黄州“出版”的书籍,和自古以来的“卷”不同,是一“本”,叫做线装本,李纲在长安时有见过,“印刷”质量不错。

    种类也多,据说在黄州书肆,除了那种古时就失散的书籍,其余能想到书名的书,在黄州的书肆都能找到“印刷”的线装本。

    方才他已经买了还有等几套书,不过为了避免误了正事便草草结账,反正日后有的是时间,到时再细细选书都行。

    刚走没几步,迎头撞见数人,当中一位,便是身着便装的宇文温。

    “李先生,这么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