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章 盘算(续)(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是问题在于,宇文氏在豫州悬瓠能撑多久。”

    孔范点点头,他虽然没怎么带兵打仗,但不是蠢货,即便只是看舆图,也知道周国西阳王宇文温占据的豫州州治悬瓠,成为河南战局的关键点。

    也决定了陈军能否有充足时间经营淮水防线。

    若以围棋术语来说,悬瓠之战在三方纷争中就是生死劫,劫的胜负,决定了周围棋子的生死,而悬瓠控制在谁手中,决定了河南局势如何发展。

    宇文氏守住悬瓠,那么尉迟氏就无法倾尽全力南下,进攻淮南陈军,陈军可以借此巩固淮水防线,稳住失而复得的淮南州郡。

    甚至还可以趁此机会,沿着淮泗通道北上,攻取徐州彭城,在淮北站稳脚跟。

    若悬瓠失守,宇文氏的势力被赶出河南,尉迟惇的大军便能径直南下,与陈国争夺淮南州郡,届时陈军能否在淮南站稳脚跟可不好说。

    如今是冬季,许多河流水位下降甚至干涸,北军骑兵众多,可以肆意在淮南野地里驰骋,缺骑兵的官军很难在野地浪战中取胜,只能困守各个城池等待援军,最后为对方逐个击破。

    所以,悬瓠的得失,决定了陈国能否在淮南站稳脚跟,孔范在纠结宇文温守悬瓠能撑多久,于仲文对此倒是很乐观,

    他觉得悬瓠至少还能撑上数月。

    西阳王宇文温,当年并无知兵的名声,如同其他周国权贵子弟那样,在皇宫宿卫,是个闲散宗室,不知何故,在后来的十年中脱颖而出。

    根据多方消息所知,宇文温这一年来的战绩不俗,于仲文认为这位既然敢亲自守城,那么尉迟惇在短时间必然无法拿下悬瓠。

    但这不代表尉迟惇知道淮南生变后束手无策,肯定会从别的地方调兵,极有可能是骑兵众多的河北兵马。

    所以官军还是要抓紧时间重建淮水防线,寿春可能拿不下来,但钟离、山阳、盱眙这三座城池,无论如何都要攻克,即可以作为攻略淮北的,也可以作为抵御北军进攻的前沿据点。

    还有,就是千万别打彭城的主意!

    听着于仲文的劝告,孔范有些疑惑,他看过舆图,感觉从泗口北上进攻彭城好像也不是很远,而就在十余年前的太建北伐,陈军就差点拿下彭城,只是后来被周军击败,把两淮都丢了。

    如今的官军主帅萧摩诃,当年就是北伐军将领之一,对于彭城一带地形很熟悉,孔范觉得如今尉迟佑耆大军溃败,正是己方趁热打铁的好机会。

    “孔公,如今是隆冬时节,泗水水位大降,必然无法让粮船通行,当年官军败北,就是被敌军拦河断了粮道及后路。”

    于仲文耐心的解释着,孔范不知兵,却当了监军,有天子做靠山,诸将无法抗拒,如果对方胡乱指挥,陈军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就会毁于一旦。

    “官军兵力紧张,要在拱卫建康的情况下,抽调兵力渡江北上收复淮南州郡,重建淮水防线,若此时分兵淮北去夺彭城,即便侥幸得手,一旦尉迟氏大军反击,这彭城守还是不守?救还是不救?”

    “彭城为四战之地,留兵少则不堪用,留兵多则需要大量粮草供应,官军首要之务是在淮南站稳脚跟,至于淮北,则要徐图之。”

    于仲文身负重伤,侥幸捡回一条命,说了这么多话,精力有些不济,孔范对其给出的劝告表示赞同,为了能让于仲文安心养伤,很快便离开。

    躺在榻上闭目养神,于仲文好一会才恢复了些许精力,他如此殚尽竭虑为孔范谋划,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报效陈国,而是为了报仇。

    来到陈国,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于仲文发现陈国确实不行了,不是没有敢战的士兵,不是没有骁勇善战的将领,虽然国土狭小又缺马,但这不代表必然亡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