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静夜思(第2/4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即便宇文温不在,但设立军府一事便可随即展开。

    大将军,下辖二开府仪同大将军简称开府将军,开府将军所属兵力两千人,下辖二仪同大将军简称仪同将军,仪同将军所属兵力一千人,仪同之下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所有人员均从山南州郡选拔。

    开府仪同大将军二人,其一为大行台调任,其二为战功卓越的虎林军军主史万岁,又有仪同大将军四人,二人为大行台调任,二人为选任的虎林军将领:梁定兴、陈七斤。

    又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均从上一年立下战功的巴州州郡兵、虎林军以及乡兵中选拔,虎林军、幢主来护儿、田小七、陈米斗得授大都督。

    虎林军幢主熊大力、谢两斗及其他人凭战功得授帅都督、都督等。

    大将军、开府将军、仪同将军须有佐官,大将军府佐官长史、司马、司录为正七命,这几个要职为大行台任命,其余佐官则又宇文温从虎林军将士中选拔。

    而开府将军史万岁、仪同将军梁定兴、陈七斤的佐官,之中亦有长史、司马、司录等要职,此三职为大将军宇文温任命,其余佐官任其从虎林军、州郡兵中选人。

    宇文温用了三年,将虎林军锻炼成自己的人才库,所以巴州成立新军府的骨架能很快便搭好,那些迁来巴州的武昌郡居民,以及部分虎林军将士,凡是分有田地者,均被编入府兵序列组建军队。

    四千兵力的员额,很快便填满,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加入,可以预见编练府兵的进度要快一些。

    府兵初见雏形,而被抽掉骨干的虎林军也没闲着,统军陈五弟升任正六命的别将,田正月、郝大胆升任正五命的统军,虽然比起九命的开府将军、仪同将军差了些,但他们的身份同样重要。

    他们统领的虎林军,是西阳郡公宇文温的募兵,按说是私兵,但虎林军将领却有了正经的军职,那都是为了之后做准备:宇文温升任总管之后,别将统领的虎林军就是总管亲军。

    总管率军作战,各州刺史统领的州郡兵是一大战力,而总管亦有直属的军队,除了司马率领的军队,就是别将、统军这一级将领的军队。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宇文温盘算着自己账面上有兵万余,扣掉守家的州郡兵,还未成军的四千府兵、两千虎林军新兵,剩下的就是三千虎林军老兵。

    凭着三千老兵,即便不出击也能守住巴州地界,而今年对面武昌连带着郢州地界的庄稼是完了,收成有等于无,粮食又得靠外地输送,到了明年再来一次,陈军的后勤愈发困难。

    郢州对陈国很重要,从三峡起一路向东,长江以南为陈国国土,若是郢州丢了那么国土就会被拦腰一斩,最方便的长江水路断绝,陆路连接仍在但都是群山峻岭居多,短时间调兵遣将就难很多。

    所以陈国无论如何要守住郢州,就像明末时明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辽西,护住国门。

    然而满清依旧不断的入寇,甚至深入到山东地界掳掠人口、财物,然后大摇大摆的裹挟回关外,接连不断的吸血壮大自己,明朝愈发的虚弱,但又不能放弃辽土,只能拼命撑着。

    宇文温对满清没好感,但不耽误他学这种战略,巴州种田收效要数年后才明显,所以宇文温要不停的袭扰对面的郢州,抢人抢粮,换句话说就是吸陈国的血。

    陈国但凡还有一口气,就得调集人力物力支援郢州,驻军不能少,但多了又得供应大量粮草,这对后勤是沉重负担,但又不可能弃守郢州。

    除非攻破江北周军,但陈国的水军实力大损,主力要守着建康,抽不出大部队立刻西进,实力要恢复也得几年,更何况他们未必能攻破刺猬般的伍州戍、燕矶,所以只能咬牙耗着。

    宇文温作为优势一方用一州之力和对方耗,陈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