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眼光(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宇文温对李慧等人的眼光很赞赏,因为这就是他在规划的方案,要为黄州乃至相邻地区的布坊、染坊开辟新的市场,眼光放在中原还不够,广大的岭表地区,才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肥沃土地。

    “寡人多次说过,若想要赚大钱,低买高卖做中间商是最划算的,但其他人很难从这样的行为中获益,而黄州的作坊却不同,东家赚钱的同时,也让许多人从中受益。”

    “这几年黄州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黄州布已经渐渐有了名气,但这还不够,因为水力纺织迟早要普及,没有了价格优势,黄州布只能靠印染来保持优势。”

    “但这种优势能保持多久没人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许印染的秘密,会在哪一天被人偷了去,到时候该怎么办作坊的东家、伙计该怎么办,他们雇佣的工人该怎么办”

    “黄州的人气,是靠着一个个作坊、养殖场凝聚起来的,作坊、养殖场完了,人心也就散了,当年那个破破烂烂的西阳城,你们还记得它的模样么”

    李慧和同伴点点头,他们从小在西阳长大,当然记得当年西阳城的破烂模样,和今日的西阳城比起来,那就是天壤之别,没人想回到过去。

    “所以寡人要为黄州作坊开辟新的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在哪里在这烟瘴之地的岭表”

    “说到岭表,别人闻之色变、望而却步,最多想到来番禹收购海外奇珍异宝运回中原倒卖,但其实这是他们眼光狭窄,因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买卖可以赚大钱,所以只要抢占了这个市场,黄州的商贾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光靠卖布卖染料远远不够,你们还想到了什么,都说来听听。”

    见着宇文温肯定了自己的看法,李慧十分激动,和同伴一起畅所欲言,之前只是他们私下构思的一个大胆想法,如今全盘托出。

    岭表总被人说成是化外之地,但实际上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的俚僚人,并不都是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同样要穿衣吃饭,而让李慧等人意外的是,岭表的葛、麻产量之高出乎他们意料。

    甚至连交州也有很多地方种植葛、麻,也正是有了如此多的原料,岭表交广的纺织业才十分发达。

    而随着水力纺织的普及,身处山南、淮南交界处的黄州,各布坊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收购葛、麻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因为别的地方也会大量收购,造成葛、麻供不应求。

    所以黄州布坊的眼光要放远一些,岭表不但成为销售黄州布的市场,也要成为黄州布所需葛、麻的来源地,那该怎么做呢

    “大王已经收拢了冯冼氏、陈氏、宁氏这岭表三豪族的人心,想来有他们的帮忙,我们黄州商贾便能够捷足先登。”

    “草民觉得,可以将黄州布大规模向岭表倾销,只要不亏本甚至亏小本都行,先用彩布挤垮本地彩布,然后搭售素布,把广州及其周边的小手工布坊全部挤垮”

    “到时候,我们以合理价格大规模收购岭表出产的葛、麻,运回黄州纺织成布,即便因为路途遥远导致成本大幅上涨,但只要葛、麻充足,我们一样可以控制成本。”

    “在岭表各地收购葛、麻的商队,可以同时收购石蜜等岭表特产,顺带着销售黄州的货物,这样一来,可以抵消一部分因为运输葛、麻产生的高额运费,这样也能降低成本。”

    “而一个往来大庾岭南北并且深入岭表的庞大商路,就掌握在黄州商贾的手中,靠着这条商路,别的作坊、商贾也能发财。”

    “这只是仅对陆路而言,若是能够和冯冼氏合作,借助他们的船队,开辟往返于黄州西阳、江州湓口、江南建康、扬州广陵、丰州候安、广州番禹的海路航线,运输成本会大降。”

    “草民等几人粗略算过成本,觉得即便是陆路运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