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四章 生意经 续(第2/2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说,他大概明白什么是教育产业,也第一次知道原来教育可以这样花样经营,至于之前的疑问,宇文温也作了解答。

    求学社尝试进行师范教育,单就求学社一方来说,要见到效果确实要花上十来年时间,但王的思维有局限性,因为宇文温可没打算让求学社吃独食。

    还是以山南为例,数量超过三百的私学,以及有了具备教学经验的老师,那么只要想办法让其接受教学大纲,并且按着教学大纲的规划进行教学,那么“黄州教育”的推广速度就会很快。

    老师也许有门户之见,但雇主却不会无视“名师指导”的机会,书商们只要说服身为雇主的宗主、族长,那么要推销教材就不困难。

    而接受了教学大纲的私学老师,会不知不觉跟着这样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那么就是接受了间接的师范教育,而那些求学多年的学子,可以通过用黄州试题考试,测出自己的实力如何。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来调整学习进度,都不会很困难,而只要能将黄州的试题答好,那么即便之前没有按照大纲来学习,一样具备了同等知识水准。

    所以,教育产业或者师范教育要见效,不需要长达二十年以上。

    这样的教育革新,是由民间商贾而不是官府来推动的,虽然历朝历代朝廷都不待见商贾,但这种劝人向学的事情,官府必然乐见其成。

    所以,不必动用总管府的权力,光靠逐利的书商,便能将“黄州教育”在山南各地推行。

    听到这里,王是真心实意认同宇文温的构思,而推行“黄州教育”,教学大纲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他起身宇文温行礼,拜谢这一番指点。

    此时此刻,他们两个身处孤城悬瓠之中,何时能够解围还未可知,宇文氏到底能否站稳脚跟也不确定,但王对于宇文温这种着眼于长期的规划十分认同。

    他现在又回过神了,知道宇文温玩这一手“教育产业”,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野心不小。

    一个有野心的人,才会有长远打算,也正是这样的人,需要有人为其出谋划策。

    王这将近一年里类似于毛遂自荐的行为,就是寄希望于宇文温是这样的人,如今,他终于完全确定了。

    “这教学大纲,寡人已请在西阳的诸位大儒仔细琢磨,力图经过不断修订后尽快得出一个满意的版本,王参军虽然身在悬瓠,有空也看一看,多提些意见。”

    这样的要求,王当然不会拒绝,不过他还是再次努力一下:“大王,不知日后山南各州刺史举荐人才时,是否会考虑譬如以学子做黄州州学试卷的结果,作为考核条件之一”

    这又是一次试探,宇文温知道,却不打算笑而不语,做府主的总得漏些口风,让幕僚心里有数,至于口风包含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那就看幕僚的理解能力如何。

    “这得看大行台的意思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