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消息(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是问道:“丞相如何了可安好”

    来人行礼后答道:“回胙国公,那一战丞相领兵撤退,被敌骑紧追不舍,身中数箭,但亏得铠甲护体,并无大碍,特领下官来传消息。”

    尉迟顺闻言点点头,又问:“丞相没有书信让你带来”

    “丞相急着赶回曹州重整兵马,仓促间未有笔墨写信,便让下官带口信给胙国公。”

    来人拿出一块玉佩,交到尉迟顺手上:“丞相命下官以此作为凭证,带口信给胙国公。”

    尉迟疏看了看玉佩,这确实是弟弟尉迟惇之物,两人曾经约定,若事态紧急,相互间的使者可用信物作为凭证,直接传达口信给对方。

    但尉迟顺和尉迟惇事前约定的信物不是玉佩,不过这玉佩确实是尉迟惇随身之物,尉迟顺认为弟弟是急切间命人带口信,所以用玉佩替代信物,这倒也说得过去。

    “丞相有何口信呢”

    “丞相说了,如今官军新败,请胙国公继续驻军许昌,对付宇文明,切不可轻举妄动,丞相则在曹州和宇文温对峙,先稳住战局,再徐图之。”

    。。。。。。

    曹州,州治左城,城外军营,辕门处大量马车正排队等着入营,马车上满载着沉甸甸的物资,这是曹州各地输送来的粮草、布帛等物资,以备官军所需。

    军营禁地,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出,以防细作刺探军情,所以要入营的闲杂人等,必须经过盘查方能入营,入营之后卸下粮草、物资,做好相关登记后就得赶紧出来。

    队伍一隅,一名年轻人正饶有趣味的看着辕门内军营情景,此举引得身边老仆不安,低声劝道:“郎君,军营可不能随意窥探,万一给人认为是细作,那可就麻烦了。”

    “嗨,若看一看就会被人看去虚实,这军营的布置也太无用了。”

    年轻人满不在乎,因为没见过大军营地,所以对于眼前这规模宏大的军营很感兴趣,不过见着老仆十分紧张,他笑了笑便转头看向别处。

    运粮的队伍排起长队,至少有一里长,其中有各郡县输送来的物资,他的车队虽然排在前头,但等交接完毕怕是要到午后了。

    他姓徐,名盖,家住离狐,离狐为曹州治下济阴郡管辖,而官军驻扎州治左城讨伐逆贼,所以官府要求各地良民输送粮草以备军需,徐家一贯是良民,自然要踊跃响应。

    不响应不行,徐氏在离狐是大族,光是徐盖家就有僮仆千人、良田数百顷,在官府眼里是一等大户,若不带头做表率,下场可不妙。

    所以作为嫡子,徐盖被父亲安排重任,负责督运粮草到左城军营交差,顺便在州城混个脸熟,为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如今丞相亲自领兵驻扎左城,他若有幸在其面前露个脸,总是好的。

    徐盖之父徐康,曾任高齐谯郡太守,徐盖祖父徐鹊,曾任元魏濮阳郡守,徐家世代官宦,眼光当然和一般豪强不一样,只要有机会,就要让年轻人在上位者面前露露脸,为将来入仕做铺垫。

    所以徐盖不认为输送粮草是件苦差事,为了家族也为了自己,他到左城军营走一遭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带领部曲为官军助战就免了,因为风险太大。

    时局动荡,徐家不会轻易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去,因为一旦输了可是灭族之祸,徐盖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对于父亲的决定很认同。

    该送粮草就送粮草,免得被官军杀鸡骇猴,可又不能过于“投入”,因为逆贼很能打,说不定哪天就变成了“官军”,到时候站错队的家族会很惨,和淮西那些豪强一般惨。

    淮西发生的事情,或多或少为河南各地家族所知,对于某人的狠辣手段,大家算是领教了,如今此人就在亳州小黄,谁也不敢等闲视之。

    对于曹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