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原来如此(第2/2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今东川为官府控制,朝廷特别任命主官来主持铜矿的开采,而总管府掾杜淹作为副官,协助矿务。

    他原以为这东川地区铜矿的产量也就那样,结果....

    经过探矿能手的勘察,东川地区的铜矿脉大得惊人,而爨氏用的铜冶技术低下,如果加以改进,东川铜矿足以位列天下第一等的大铜矿!

    大型铜矿顺利开采并将铜料外运,意味着朝廷就有更多的铜来铸钱,能够直接增加财政收入。

    杜淹得了东川地区详情,才有“原来如此”之感,他终于明白,天子为何力排众议,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南中。

    终于明白天子为何要让刘文静来做总管长史。

    因为刘文静在广州任职数年,明白开中法如何操作,对此有丰富的经验。

    南宁州总管府行广州故事,行开中法,吸引商贾运粮入南中,然而即便官府拓宽五尺道,从卭都到味城也有近千里的路程,运输成本不小。

    然而为了糖利、盐利,还有最吸引人的铜利,蜀地商贾会绞尽脑汁想办法,最后就会发现雇人在当地屯田、用收获的粮食交割是比较划算的办法。

    同样,对于叶榆水下游的交州豪商来说,雇人到南中屯田,就地收获粮食交割,总比千里迢迢运粮到南中划算。

    于是各地商贾就会招募人手,组成屯田队伍进入南中,在官军的庇护下大规模屯田。

    对于这种民间自发的屯田行为,官府只需要做好管理,合理引导,然后提供铁制农具、种子即可。

    随着屯田的人越来越多,官府还可以组织屯田者集中居住,一个个堡寨就这么出现了,而屯田者有了土地,自然会呼朋唤友来帮忙。

    这不是不可能,因为驿道通畅,南宁州总管府开始实行“邮政”,有代写书信业务,让身处南中的人们,可以寄信回家乡,与家人联系。

    屯田者作为开拓者在南中定居,让家乡的人们对南中越来越了解,不会觉得那么可怕,也知道在南中确实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越来越多的无地农民会心动。

    那么官府再从外地迁移大量百姓入南中定居,就不那么容易激发民变。

    如此一来,只需五到十年时间,南中就会大变样,总管府官员们的政绩,拿到手软。

    杜淹想明白了这一点,只觉干劲十足,看着在座属下,直接步入正题:“本官刚从东川回来,那里一切进展顺利。”

    他省去了开场白,扬了扬手中的资料,继续说:“总管府行开中法,激励商贾运粮入南中,鼓励商贾就地屯田,但光靠糖利、盐利还不够,所以,诸位要继续努力....”

    “东川矿区正在增加人手,扩大矿山开采,因为只有铜利,才能引得商贾大规模屯田,所以东川矿务就是开中法成败的关键,决不允许有误!”

    手机站: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