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续(第2/4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吏员,听着他哼哼,只觉得话语中充满悲凉。

    宇文温走在林间小道,看着两边的花花草草,心里想着事情,方才尉迟家的阵营颇为震撼,他在羡慕之际,也在盘算着弯弯绕绕。

    方才在和岳父交谈时,宇文温本想说日后还得岳父引见,分别到尉迟惇、尉迟佑耆府上登门拜访,不过转念一想还是作罢,要去他自己去就行了,让岳父去就是自找不痛快。

    岳父和两个弟弟是同父异母兄弟,相互间的关系么就呵呵了,和通常意义上的后妈一样,继母王氏对非己出的尉迟顺可不怎么样,只想着把菜碟里的菜全刨给自己两个儿子。

    尉迟迥家的种种黑历史,宇文温曾听夫人尉迟炽繁提起一二,自从尉迟迥续弦,府里就有些后院失火的感觉。

    尉迟迥的原配是西魏皇帝元宝炬之女金明公主,生了尉迟谊、尉迟宽和尉迟顺,元氏病故后,续弦王氏,又生尉迟惇、尉迟佑耆。

    尉迟五郎尉迟佑耆,算是尉迟迥老来得子,虽然宇文温不太清楚这位五叔具体年纪,但对方和自己兄长年纪相近,名字又是佑耆,可以想到尉迟迥颇为疼爱此子。

    古称六十岁曰“耆”,按照尉迟佑耆和尉迟迥的年纪反推,尉迟迥大约是接近六十岁时喜得第五子,“佑耆”的意思就是保佑他这个老人,名字中对于幼子的喜爱之意再明白不过。

    此时的尉迟迥年逾花甲,精力自然不如从前,相对年轻的续弦王氏精力旺盛手段了得,包揽府中事务,基于人之常情极度袒护自己两个儿子。

    故而尉迟迥的前三个和后两个儿子之间关系不怎么样,元氏留下的三个儿子如今没了两个,剩下的尉迟顺自然是势单力孤。

    尉迟顺没有儿子,基本无缘接过尉迟迥的衣钵,威胁不到王氏的儿子尉迟惇或尉迟佑耆,想来在王氏眼中,威胁度降了不少。

    但是尉迟迥不远千里将儿子召回来,肯定会有大用,也不知王氏为此会不会吹枕头风,扇阴风点鬼火,免得尉迟顺危及自家儿子地位,日后多分一份家产。

    正是考虑到这点,宇文温要助岳父一臂之力,轰天雷的秘方,他只交给尉迟顺一人,并在丞相尉迟迥面前,说“若有泄露,请斩安固郡公以儆效尤”云云。

    虽说有小坑一下的想法,但更主要还是为了帮岳父一把,无论什么秘密,知道的人越少就越好保密,反正尉迟顺知道的,尉迟迥想知道也不难。

    尉迟顺负责轰天雷的制作,只要尉迟迥不偏袒太过,那这就是独一份的生意,尉迟顺凭着这利器,在同辈间发言权都大一些。

    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宇文温有幻想,幻想能挑动尉迟家内斗,达到渔翁得利的好处,不过细细想来,除非尉迟顺有儿子,否则这么辛苦的争,又能传给谁。

    尉迟迥五个儿子,尉迟谊遇害,其儿子们还未成年,且被杨坚囚禁在长安,也不知道生死如何;尉迟宽早逝,没能留下子嗣。

    尉迟惇三年前离开长安,家眷随后陷在那里,后来经过俘虏交换,妻儿来到邺城;其胞弟尉迟佑耆已婚育有一子。光凭有无子嗣这一条,尉迟顺要争肯定争不过。

    除非有儿子,这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尉迟顺可以从兄长尉迟谊的儿子里过继一个,但关键是那几位能活着回来,还得是正常人,没有被阉掉,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年宇文泰创建西魏,他的侄子宇文什肥陷在权臣高欢手中,没多久便遇害,宇文什肥之子宇文胄年幼,虽然幸免于难但被阉了送入宫中做宦官。

    后来东西魏交换俘虏,宇文胄回到叔公宇文泰身边,但是身有残疾无法繁衍子嗣,是叔叔宇文护将自己的幼子过继给他,延续香火。

    宇文护摄政,害了两位做皇帝的堂弟性命,被第三个做皇帝的堂弟宇文邕干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