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义臣(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

    可他放不下远在晋阳的王妃,放不下国仇家恨,杨广总觉得只要再熬下去,说不定事情会有转机。

    也许会有心系杨家的义士来解救他,也许宇文氏和尉迟氏就要内杠了,也许他在半路还有机会逃跑,也许...

    院外传来说话,似乎是有人想进入院子,被看守拦下,低声交谈了不知道多久,院门打开,一名男子在士兵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那人二十来岁,手里提着个水罐,罐口扣着个碗,来到囚车附近,接受士兵的再度搜身之后,靠向囚车。

    “殿下。”

    接连几声呼唤,让杨广回过神来,他抬起头,眯着眼望向声音的来源,随后愣住了。

    “殿下,义臣来为殿下送行。”

    “是你?杨义臣?”

    杨广惊讶不已,这个时候竟然有人敢来给他送行,而且还是这位。

    “殿下,此去邺城路途遥远,义臣未能随行,请保重。”

    杨义臣倒了碗水,双手捧着递到囚笼前,碗的尺寸略小,勉强能穿过囚笼。

    “你复姓了,对吧?”

    杨广接过碗问道,语气听起来寻常无奇,而杨义臣听了略微失神,随后点点头:“是的。”

    “那就该叫做尉迟义臣啰。”杨广说完将碗水一饮而尽,随后猛地喷向杨义臣,喷得对方一脸都是水。

    “反复小人!你见我杨家势大,就改姓杨,如今杨家完了,尉迟迥势大,又急不可耐的复姓,恬不知耻!反复小人!”

    杨广咆哮着,到后面甚至哈哈大笑起来,一脸是水的杨义臣,看着他发愣,旁边的士兵只觉得莫名其妙,不过听得杨广所说,对这位开始另眼相待。

    有知道他底细的,开始窃窃私语,这位尉迟义臣,听姓氏就知道有些门道,虽然天下姓尉迟的也不少,但这位还真就同尉迟丞相有些关系。

    尉迟义臣之父尉迟崇,为周国丞相、蜀国公尉迟迥的远亲族人,不过这位和杨坚的关系不错,大象二年时没有响应尉迟迥的号召起兵,而是投向了杨坚。

    杨坚篡位,尉迟崇就成了隋国臣子,数年后,他领兵抵御来犯的突厥大军最后战死沙场,未成年的尉迟义臣从此被杨坚收养在宫中。

    尉迟崇没有和尉迟迥一起“造反”,后来又没于国事,杨坚感念这位真心追随的故友,便让尉迟义臣改姓杨,正式编入杨氏宗谱,作为自己的族人。

    就此说来,尉迟义臣改名杨义臣后,已经是杨隋的宗室成员,平日里也得到隋帝杨坚诸多赏赐,和杨家一荣俱荣,一损...么,那就不是了。

    周军入长安,担当皇宫侍卫的杨义臣侥幸保得性命,因为其为尉迟丞相远亲族人的缘故,周军只是将其软禁。

    前不久行军元帅尉迟惇来到长安,召见这位远房族亲,杨义臣立刻恢复了“尉迟”的姓氏,又变成了尉迟义臣,和丞相这边拉上了关系。

    既然回归了宗族,那么地位就不一样了,所以今日也能得看守允许,靠近囚车给杨广送行。

    众人听得这番缘由,看向杨义臣,不,尉迟义臣的眼神都变得鄙夷起来。

    什么义臣,为了荣华富贵不断改姓,义字在哪里?恬不知耻,反复小人!

    杨义臣抹了把脸,尴尬的笑了笑,见着杨广把碗向他砸来也不躲闪,亏得囚笼拦住那水碗,不然脸上挨一下必然挂彩。

    哐啷一声,杨义臣手里的水罐落地裂成几块,残骸之中露出一把短刀,还有一个油纸包,没等旁人反应过来,之间杨义臣弯腰捡起那油纸包,撕开之后向身边一甩。

    白雾弥漫,几名士兵被油纸包里撒出来的白色粉末糊了一脸,痛苦的捂着脸满地打滚,杨义臣拿着短刀砍翻了一个正要拔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