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信心(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俚僚兵之手报复,任其烧杀抢掠,既算作助战的报酬,也是为昔年被林邑国屠杀的日南郡百姓报仇。

    既然有了这么个说法,将士们没有太多心理负担,但李石磨还是觉得留在这里浑身不自在,奈何大王有令,要分派队伍在城中布防,防止敌军反扑,所以他即便不愿意听那些声音,也只能装作听不见了。

    。。。。。。

    城西一隅,一群不怀好意的俚僚兵围着一处院落,院门处手持刀牌的护院堵着门口,但他们势单力薄,对方若来硬的,凭一己之力根本扛不住。

    之所以能维持如此局面,是因为院门旁挂着个门符,上面画着奇怪的图案,震慑了外面的俚僚兵,但是院内的“战利品”太过丰厚,让这些人有点“难舍”。

    院内挤着许多老弱妇孺,听着四处换来的哭喊声,许多人瑟瑟发抖,许多妇人紧紧抱着怀中啼哭的婴儿,惊恐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几名衣着富贵的中年男子,紧张的看着一人从房内走出来,那人是他们的老相识,高凉冯德郎。

    “冯兄!不如我们几个把家财都献出来,换得诸位首领高抬贵手....”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哀求着,他满头大汗,也许是太过害怕的缘故,说起话来都不利索。

    “吴东家莫要慌张,待冯某去和诸位首领交涉,定然保得大家平安。”冯德郎缓缓说道,语气平和,丝毫没有惊慌的样子。

    其他几个人看向挡着院门的护院,面色愈发忧虑,想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今日忽然有军队攻打典冲城,没多久便破城而入,他们这几个定居典冲的海商惊得手足无措,是同为海商的冯德郎派人送来奇怪的门符,说只要将此符挂在门口便能躲避兵灾。

    冯德郎是高凉冯氏出身,和大家熟得很,人品也信得过,能做出这种保证,想来和攻城的军队有瓜葛,但几位东家没敢拿全家性命冒险。

    那只军队破城之后立刻烧杀抢掠,看样子自己一家老小要完,大家赶紧带着家眷跑来冯德郎下塌处乞求庇护,而追兵很快便围住了这个院子,再这样下去,恐怕...

    “大家勿忧,攻城的是官军,他们只对占人下手,绝不伤害我们中原苗裔。”

    “官军?你是说周军?”

    “是的,冯某奉官军之命,先行入城,看信号纵火扰乱守军军心,顺便保诸位安全。”

    此时的冯德郎,手持一幅白幡,上面画着奇怪的图案,中间还用汉字写着四个字,他向几位惊恐的中年人笑了笑,迈步向院门走去。

    院外的俚僚兵首领见着白幡后面色一变,掏出怀中布帛对着白幡看了又看,如同见着鬼一般,和冯德郎叽里呱啦说了几句便领着手下离开,前往别处烧杀抢掠。

    “多谢冯兄活命之恩啊!!”

    那几位中年人见状激动得要下跪,被冯德郎用力搀住,他转头吩咐道:“快,把这白幡竖起来,小心看着,别让火点着了。”

    几个护院将白幡竖在院墙上,见着俚僚兵果然退去,冯德郎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微风一吹,已经被汗打湿的后背凉飕飕的。

    有人回过神来:“冯兄,这这...官军入城,可是要就此驻扎不走了?”

    “不,待得局势平静,冯某带大家去见官军将领,然后收拾收拾,随着官军回国。”

    “啊...这...唉,也只能如此了。”

    能出来跑船做海贸,脑子差不到哪里去,如今官军(周军)烧杀抢掠又不打算常驻,那么待得官军离开后,悲愤欲绝的林邑国人恐怕要把他们给撕了。

    他们几个都是中原海商,即便有人父辈起就在典冲定居,但在林邑国人看来就是外人,如今典冲城破,在对方眼里,免于兵灾的自己就是周军内应,怎么解释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