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2/4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山南。

    前提是他们躲过大搜捕。

    邺城如今的气氛很紧张,而来自山南地区的人则倒了大霉,因为官府已经开始大规模抓人,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山南黄州的商贾和镖行人员。

    好不容易在邺城打开市场的黄州商贾,所有店铺都被查封,无论是掌柜还是伙计都被打进大牢,而镖行的镖头、镖师也不例外。

    刘掌柜打点着西阳王府在邺城产业,连带其他掌柜、伙计,是第一拨被抓的人,因为官府判定他们是西阳王在邺城的耳目,必须要抓。

    明面上的人,全都被抓进牢里关押,只有吴明等一直藏身暗处的人,才躲过第一轮大搜捕,然而这只是开始。

    各里坊开始清查住户,非本地居民、非沾亲带故或者没有里正、坊主作保的黑户,一律‘清理’,那些明显有南方口音的人,全都抓去审问。

    只过了八天,情况越来越糟糕,不过这对于吴明等人来说,却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掌柜等人在邺城打点王府产业,知道一旦时局有变就会第一个倒霉,所以妻儿留在黄州,只有侍妾在邺城陪伴,而他们这几年没忘记找帮手。

    粟特商人安吐罗,在邺城的人脉很广,靠山也不小,心思活络,一直是西阳王府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所以刘掌柜等人出事后,得安吐罗四处打点,其实是有惊无险。

    牢是要蹲的,但不会被狱卒虐待,伙食也还行,只是牢里环境确实差些,总不如在自己府邸快活。

    而其他黄州商贾在邺城开店做买卖,包括镖行在内都是和当地豪商、大户联手,故而店铺虽然被封但货物大多还在,人虽然被关进大牢,但狱卒得人打点,也不会太为难他们。

    这一切都得益于未雨绸缪,而布局更早的西阳王,早已安排人手到邺城‘生根落地’,罗织一张大网,这张网有几层,第一层是在明面上,那就是刘掌柜等人。

    第二张,是暗地里的一拨人,也就是吴明以及他所知道并且能够调动的人手,有刘掌柜等人不知道的‘窝’和人脉。

    还有第三张,是吴明隐约猜到却一直接触不到的网,想来除了西阳王,就只有管家李三九才接触过。

    第三张网,吴明在情况紧急时可以求助,但他不觉得有必要,因为他自己可是有一个很特别的资源。

    他的生父刘桃枝,当年是高齐皇室的御用刽子手,在邺城里到处都有耳目、眼线,虽然齐国灭亡已经十余年,刘桃枝昔日的手下早已各奔东西,但总有一些可靠的闲棋冷子。

    吴明此次来邺城‘公干’,刘桃枝特地将这宝贵的资源交给他,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碰碰运气,而要‘唤醒’这些闲棋冷子,则需要某个信物。

    吴明一直没有改回‘刘’姓,但和生父的关系已经缓和很多,刘桃枝给他的信物,吴明一直随身携带妥善保管,他已经使用过一次,平心而论,不是迫不得已就不想用。

    这些人闲置了十余年,即便当年是如何的忠心,但人心总是会变的,更别说十余年间物是人非,对方也许有了新的效忠对象,极有可能出卖曾经的旧主。

    但有的人若是用好了,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吴明在纠结是否需要冒险用一用这些闲棋冷子,还是靠着王府自己的人手来办事。

    一边想事情一边翻译密文,翻译完毕之后吴明重新对了一遍,以确定没有出错。

    如今的邺城里,最多只有三个人手持密码本,吴明是其中一个,他大概知道另一个是谁,至于第三个人存在与否只是猜测,不过按照西阳王的行事作风,必然有双重备份。

    重新翻译了一遍,吴明确定没有一字错漏便认真的看起来,按照行文里的特定词组,他知道这是西阳王亲自撰写的内容,对方在信里的交代很简单,总共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