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问题(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是水线以上出现问题那船还勉强能用,可是水线以下部分可是免不了出现变形和缝隙,而且严重的程度还要大些。

    这些问题会慢慢恶化,一开始小修小补还能凑合,但是过了半年就得经常修补填缝,再往后连补都补不好只能拆了当柴烧。

    一艘大船的用料不少,要是用新鲜木料糊弄人造船,一年之内船主可是要提刀上门算账的,合格的船匠都要避免用新鲜木料做船,当然给仇家做船那另外再说。

    见着徒弟一脸委屈地样子,师傅叹了口气,他见着旁边没人便将其中原委详细道来:官军等不及了。

    “周军成日里在江里耀武扬威,一下子袭击西边,一下子又跑到东边攻打烽燧,官军急着要船重建水军。”老师傅说完叹了口气,“上头有上头的想法,你就莫要操心了。”

    死心眼的徒弟还是想不通,他觉得水军战船是要拿来玩命的东西,要是用上几个月就漏水,万一那帮军爷不讲理来砍船匠那可如何是好。

    再说用这种容易漏水的战船入江,风浪大些搞不好还没接敌船就沉了,到时上头怪罪下来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船匠。

    “你啊,见识少所以才这么想。”师傅倒没有不耐烦,这年头师傅收徒弟是认真挑选过的,拜了师就得授艺,徒弟把师傅当父亲,师傅也得把徒弟当儿子,所以他得耐心教。

    “北岸周国的水军规模可比不上官军,你知道他们突然间冒出这么多战船来是凭着什么”

    “莫非也是用新鲜木料做船”徒弟问道。

    “对头官军已经打探清楚了,周国似乎就是这样做的。”师傅点点头,这徒弟还不算傻,脑袋算是转过弯来了,“打仗,先赢了再说,什么新木料干木料,能打赢就是好船”

    “你看,周国再准备些木料晾晒,从三、四月到现在也行了,再做出战船把那些不行的换掉,这不就结了”

    “那那用窑来烘干木料不行么”徒弟又想到另一种办法。

    “烘木料那得用掉多少柴禾,这样做出来的船可费钱了。”师傅继续开导,“几艘、十几艘还行,这可是要做上百艘的战船,消耗的柴禾哪里吃得消。”

    徒弟大约听懂了,他跟着师傅学艺就是为了出师后养家糊口,打仗、费不费钱什么的与他没太大关系,早点完成造船任务也好早些回家。

    郢州被周军洗劫一空,原本在此处的水寨也被夷为平地,至于船匠什么的自然也是被掳走,师徒二人连同其他船匠都不是郢州本地人,他们都是七月时被官府征,随军来到武昌候就住在这重建的水寨赶制战船。

    刚过一会这徒弟又有问题了,他问师傅为何官军会在这樊湖造船,看样子水军也是在这湖里操练,可樊湖走樊水从樊口入江得有二十多里,而武昌城东南郊外不远就有湖泊,为何水军不在那里驻泊。

    “你是说南湖那里离江太近,南湖临江的出口也就是五丈口太小,容易被对岸的周军堵了。”

    “可若是官军在五丈口设立水寨”徒弟依旧问题连连,不过刚说完他也觉得不行,周军只要堵在五丈口外就行,官军战船出不来也没用。

    樊口也有类似的问题,樊口上游的峥嵘洲有周军战船值守,防的就是官军战船要从樊口冲出来,不过好歹樊口水面宽许多,能短时间冲出来的船也多,突围的希望就大些。

    见着徒弟想通了,师傅点点头又补充道:“南湖东面十余里外的燕矶可是周军地盘,湖区那么大,要是周军派出人悄悄摸过来,到时放火烧船那可不得了。”

    “聊什么呢不干活聊什么呢”有监工破口大骂,见着对方作势要走过来甩鞭子,师徒俩赶紧奋力拉锯子干活,徒弟正满头大汗之际,不经意间瞥见湖面上有一艘小船驶来,守在附近的几艘战船随即冲上去拦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