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凭什么(第2/3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要有分量的灭国之功,那就只能打陈国的主意,而要让尉迟佑耆挂帅却有些棘手,因为若按资历、年纪,有尉迟顺在,哪里轮得到尉迟佑耆挂帅出征。

    所以王氏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尉迟顺身为尉迟迥在世诸子中最年长者,得为亡父守丧,而老幺尉迟佑耆则因为要“为国效力”,只能“忍痛”挂帅出征。

    说来说去就是王氏偏心,一个劲要为两个儿子捞好处,让并非己出的尉迟顺靠边站,甚至还怕尉迟顺威胁尉迟惇的地位,所以要提升尉迟佑耆的地位来掣肘。

    这种做法,许多故蜀王尉迟迥的宾朋故旧都看不过眼,毕竟当年他们是先熟悉尉迟谊、尉迟宽、尉迟顺三兄弟,后来才熟悉尉迟惇。

    尉迟谊和尉迟宽已经不在人世,但宾朋故旧们还记得三郎君尉迟顺,所以三郎君的待遇不好,大家都觉得不公平,不过这种事情又不好说什么,毕竟尉迟惇是故蜀王指定的继承人,所以只能旁观。

    别人可以旁观,可尉迟勤不愿旁观,他和尉迟顺的交情,可比和尉迟惇的交情要好得多,更别说自己的嫡出弟弟尉迟安,如今又开始活跃起来。

    乱世之中,为保家族血脉而两头下注,这种行为不稀奇,但尉迟勤就咽不下这口气,他和长兄尉迟运是庶出,所以父亲的爵位由嫡出的老三继承,本来也无话可说,但是尉迟安想要两头占便宜,他就不服。

    还是那句话:凭什么?

    如今是尉迟惇掌大权,尉迟安一个劲巴结蜀王妃王氏,打的什么主意,尉迟勤可是一清二楚,去年时,尉迟迥做主把吴国公爵位转给了老四尉迟敬,如今老三恐怕是想再拿回来,他这个老二不能看着不管。

    以前尉迟勤是没办法,可如今他不会袖手旁观,让老三占便宜,却要老四受委屈。

    关于这件事,尉迟惇的态度如何不得而知,可一旦蜀王妃发话,恐怕会顺水推舟,尉迟勤需要外援,所以想到尉迟顺。

    即便王氏看尉迟顺不顺眼,一直都在排挤,但尉迟顺的“潜力”很大,他日复出之后,在尉迟迥的宾朋故旧里有不错的号召力,届时只要朝议汹汹,尉迟安的小伎俩就不会得逞。

    这只是其一,其二,蜀太妃不光偏袒自己的儿子,还偏袒娘家人,身为尉迟迥嫡子的尉迟顺被冷落,而王家人却开始炙手可热,这势头发展下去可不秒。

    丞相尉迟惇对蜀太妃王氏言听计从,所以在王氏的不断鼓动下,王家子弟如今鸡犬升天,纷纷出任要职,而蜀王妃崔氏也不甘落后,想方设法提携自己的族人。

    其兄崔弘度、崔弘升,起先投了杨坚,去年才不得已“反正”,本来大节有亏,结果年底就被委以要职,崔弘度甚至还成了行军元帅,参加平陈之役。

    原因在哪里?不就是蜀王妃崔氏的枕头风起作用了?

    尉迟勤不服,这八、九年来,是尉迟家的人出生入死才拼下如此局面,结果到头来却是外家人捡便宜,按照如今的情形,尉迟勤担心自己日后会和尉迟顺一般靠边站,位高权轻,被人欺负都无能为力。

    “我是想通了,伯母如今可以为了老四、老五架空你,日后也可以为了她娘家人架空我甚至尉迟家的人!王妃也不是省油的灯,再这样下去该怎么办?”

    “我和你还能扛着,可小一辈呢?做阿耶的都靠边站,小辈更加凄凉!我们这些叔伯长辈不争,他们还怎么争!”

    “兄长为了宇文家呕心沥血,结果被那混蛋天元逼死,好歹留下香火,靠着伯父照应才过上好日子,而我,也不想辛辛苦苦征战沙场,最后和家人一起喝西北风!”

    尉迟勤所说的“兄长”是尉迟运,尉迟运为武帝宇文邕的亲信,却由此招来继位的宇文赟嫉恨,硬是被逼得忧惧而亡。

    “你到底想说什么?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