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危机(第2/4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卖的,寡人何曾说过要让崔公喝下?”宇文温盯着崔达拏,如同阴谋得逞的狐狸,“那么,寡人有几个疑问,还请崔公解惑...”

    。。。。。。

    浴桶内,宇文温正在洗澡,旁边还有人盯着,不是他有暴露癖,而是要防止自己睡着后滑落桶里溺死,他实在是太困了,但不洗澡又不行,所以只能如此。

    和往日不同,他洗的是温水浴,以防洗冷水澡导致突发疾病,毕竟连续这么多天赶路,睡眠严重不足,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所以得小心。

    另一点是借机恢复一下精神,因为接下来还需要宇文温当机立断,对突发爆发的危机做出针对性部署,所以保持脑袋清醒是必要的,哪怕洗澡只能恢复片刻清醒也难能可贵。

    一切都要从十余日前说起,那日,有朝廷使者抵达番禹,宇文温当时还以为是传令让他班师,结果对方带来的诏令并未提及此事。

    只是对他进行了不痛不痒的训斥,原因自然是“擅开边衅”进攻林邑国,一番官样文章之后,告诫他决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就没有了。

    这是公事,而私事却是使者捎带给行军元帅长史崔达拏的,据说崔府出事了,如果宇文温没异议的话,需要崔达拏立刻赶回去。

    崔达拏得知府邸出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宇文温没想为难对方,毕竟将心比心,家中出事他也会急着赶回去,所以挥挥手放人。

    崔达拏当日做好诸般事宜的交接,次日一早便心急火燎启程赶路。

    监军长史走了,宇文温乐得自在,不过没多久他就回味过来,觉得事情不对劲。

    首先,有刚抵达番禹的人闲聊时向他提起,说在某某驿站遇见了行色匆匆的崔达拏一行人,宇文温掐指一算,发现对方赶路的速度十分惊人,可以说得上是不顾危险昼夜兼程。

    看样子就如同孝子要在双亲辞世之前赶回家见最后一面那样。

    宇文温不知道崔达拏是不是孝子,但知道他的双亲早已去世,那么崔达拏所谓“府里出事”,指的是什么?

    崔达拏当年娶了齐国公主高氏为妻,结果高氏无意中的一句话,让崔达拏的母亲遇害,后来周国灭齐,崔达拏杀了高氏为母亲报仇,再后来续弦娶了新妇。

    所谓的府里出事,要么是续弦病重,要么是崔达拏的儿子病重,但这都不是“老崔”心急火燎赶回去的理由。

    以这个年代的医疗技术水平,一个人若得了重病卧榻不起,那就意味着不久于人世,从番禹到邺城数千里路,崔达拏就算昼夜兼程,赶回邺城恐怕也来不及见最后一面。

    所以其中必有蹊跷!

    如果说只是以家中有事为幌子,离开番禹往北走赶着做什么事情,倒是可以解释对方的行进速度为何如此之快,那么崔达拏这么急,到底是什么事?

    作为监军长史,崔达拏的职责是监督宇文温,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避免他领兵偷袭建康抢功劳,如今一定是有什么事,比起监军更重要。

    宇文温越想越觉得奇怪,越想越坐立不安,他在番禹无法和黄州西阳、江州湓口用飞鸽传书联系,所以没有任何消息或者证据,说崔达拏在策划什么阴谋。

    但他联想到行军元帅司马崔弘升,对方此时应该就在江州或者附近地区,一旦这两个姓崔的合在一处,要策划什么阴谋,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作为一个阴谋论者,作为一个深度受迫害妄想症患者,宇文温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他不敢掉以轻心,和杨济一合计,索性立刻启程秘密赶往江州湓口。

    如果崔达拏真是路过湓口而已,那宇文温就在湓口睡个觉缓一缓再偷偷摸摸回广州,如果对方真的有阴谋,那么关键点就在湓口或者南昌。

    所以他必须争分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