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蕞尔小邦(第2/2页)  逆水行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以如今停留百济,是因为前往中原之前,必须先来这里“核对身份”。

    这是周国市舶司新定的规矩,无论是倭国、百济还是新罗,如果有使者前往周国,就必须先到耽罗岛上周国租界,核对身份,办理“入关手续”。

    只有拿到了市舶司在耽罗国租界官署开具的“身份证明”,前往周国的使者才不会被认为是冒名顶替的“奸商”,可以顺利靠泊中原港口,得到周国官府的正式接待。

    而在抵达耽罗、前往租界办理手续之前,使者得先觐见耽罗王,以示尊重。

    周国如此做法,明摆着就是要抬举耽罗国及国王的地位,昔日的蕞尔小邦,如今像模像样起来。

    而根据这个规定,周国的市舶司要如何核对使者的身份呢?

    毕竟周国市舶司的官员必然不清楚各国国内情形,短时间内很难弄清楚来人的身份真伪。

    对此,周国采取的办法,是要求百济、新罗、倭国派官员常驻耽罗,是为“公使”,和周国市舶司官员一起,协调处理各国海贸事宜。

    各国朝廷派出使节前往周国时,必须到租界办理手续,而常驻租界里的各国“公使”,就肩负辨别使者身份真伪的职责。

    当然,如果明知是假的还说是真的,一旦事发,后果自负。

    在耽罗设立“公使”,虽然有些奇怪,但确实方便了各国与周国联系,所以即便百济和新罗是敌对关系,两国的“公使”却在耽罗岛上的周国租界内比邻而居。

    居住地名为“使馆”,。

    倭国在租界也设了“使馆”,三国的“使馆”靠得很近,“公使”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到也方便相互间联系、吵架,以及向周国市舶司洽谈贸易事宜。

    小小耽罗国,如今却成了海东各国交流的一个据点,百济丢了一个藩属,却得了个极好的外交、贸易渠道,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落泪。

    想到这里,燕飞连望向殿外,此次暴风来袭,怕是要过几日才能消停,他觉得自己正好可以和倭国的“公使”交流一下,如何加强两国间的交流。

    然后再商量一下,如何对付新罗。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